“蕭淑妃有什麼本事?死前的一句詛咒話,又不是死後的鬼咒,就能把武則天嚇成這個樣子?你把這段唐史和我說說。”
“好,咱倆邊吃邊聊。史書對這段曆史,記載的很清楚!我先把人物給你講清楚,你記住人名,我再把他們之間的關係給你說說,你就明白啦!
第一位人物是:唐高宗李治,李治是李世民的兒子,繼承他爸爸的皇位,成為大唐江山第三位皇帝。
第二個位人物是:李治的結發妻子王皇後,王皇後天生命薄,是一個不孕不育症患者,母以子為貴,沒有兒子,皇後地位堪憂啊!
第三個人物嗎......,就是地洞中那個亡靈蕭淑妃,蕭淑妃人長得非常漂亮,得到李治皇帝的專寵,加上生育一子兩女,心中有了窺視皇後地位的野心。
第四位人物是:高宗皇帝李治的小媽武則天。這四位人物你都記清楚了嗎?嗬嗬,權力、利益、宮廷鬥爭,曆來都是你死我活,鮮血淋漓的。
蕭淑妃想爭奪皇後之位,必須扳倒王皇後,兩人展開了激烈的皇後地位爭奪保衛戰。戰爭的結果,王皇後落於下風,心裏擔憂自己會被廢除皇後之位,打入冷宮。
因此,王皇後開始布下一個大局,她知道老公李治和他的小媽武媚娘有一腿。武媚娘在李世民死後,到皇家尼姑庵做了尼姑,和李治仍然絲絲連連,舊情不斷,這是公開的秘密。
王皇後覺得,隻要把武媚娘請到皇宮來,挑唆武媚娘和蕭淑妃爭寵,隻要扳倒了蕭淑妃,讓她在李治麵前失寵,自己皇後地位就無憂了。就算武媚娘想和自己爭奪皇後地位,大臣們也不會願意,爸爸的小老婆成了兒子的小老婆,這已經違背倫理道德了,根本沒有資格爭搶自己的皇後寶座。
王皇後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哦,武則天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跳出尼姑庵,這一步被王皇後幫她實現了。武則天外柔內剛,最懂得取舍之道。舍得舍得,武則天對於手下奴婢,最會施恩,進駐皇宮不久,上上下下的太監、奴婢,幾乎個個得到過她的恩惠,全都把她當做自己的恩主。自此,皇宮上下所有太監、奴婢,都成為武則天的耳目,而王皇後和蕭淑妃則成了聾子、瞎子。
蕭淑妃為了得到李治的專寵,矛頭從王皇後身上,轉移到武媚娘身上,武媚娘巧手一撥,四兩撥千斤,將蕭淑妃的矛頭又撥向王皇後身上,自己一副無辜受害者的摸樣,讓蕭淑妃明白,我武媚娘不過是李治的姘頭,你和我這個姘頭爭什麼?隻有皇後地位,後宮之主,才是最值得爭搶的。
於是乎,王皇後偷雞不成舍把米,妄想坐山觀虎鬥,看一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好戲沒有看成,和蕭淑妃二人的皇後爭奪保衛戰,並沒有因為有了武媚娘出現而改變,反而被武則天利用,在他們二人之間來回挑唆,致使王、蕭二女爭鬥的更加激烈。兩人得空就到李治麵前數落對方的不是,常常把李治吵的頭暈腦脹,按照以前的作法,李治一定會偏向蕭淑妃,但是自從武則天到來之後,李治一顆心放到武則天那裏,蕭淑妃不知道自己已經失寵了。
此時的李治已經離不開武則天了,不是因為多麼的愛她而離不開,而是因為,武則天是一個政治強人,大臣的奏折在李治手裏,既看不出問題所在,又沒有處理方法,而在武則天手裏,三言兩語就能處置的方法得當,公平合理,李治沒有政治天賦,有了這麼一個能幹的女人幫襯自己,樂的自己清閑自在。於是,對武則天大放手中的權力,從而使得武則天逐漸掌握了大唐皇權。
武則天長期代替李治處理朝政奏折,很快就培養出一批政治班底,這批班底在朝野上下,唯武則天一人馬首是瞻,武則天有了和大臣們叫板的能力,先打倒王皇後最大的支持者,皇帝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令王皇後再也沒有了依仗。
自此,武則天露出了真麵目,公開向皇後地位挑戰。她最懂得取舍之道,舍不得孩子套不來狼,先掐死自己的親生女兒,誣陷是王皇後掐死的,慫恿李治把王皇後廢除後位、打入冷宮。然後,枕邊風吹動李治把蕭淑妃也打入冷宮。此時的李治,對武則天盲目信服,認為,隻要是武媚娘說的話,那一定是對的,自己必須聽從照辦的。
武則天將冷宮中的王皇後和蕭淑妃,先砸碎四肢,再將四肢砍下,然後放入酒甕中浸泡三天,最後用三丈白綾活活勒死。蕭淑妃臨死前發下詛咒,說你武媚娘今後世世做老鼠,而我世世做貓,世世都吃你的肉、喝你的血。武則天被詛咒嚇得從西安跑到洛陽居住,一生都沒有返回國都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