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致中文讀者(1 / 1)

當我回顧自己以往的歲月時,發現自己對中國的興趣始於童年時代,那時我第一次讀到馬可·波羅的遊記。我首次踏上中國的土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一名年輕的海軍軍官,我受政府委派運送食物和藥品到上海的歐洲居民區。然而,直到很久以後,我才有機會廣泛地到中國各地旅行。

我曾擔任羅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先生的助理多年,他當時是大西洋富田公司[Atlantic Richfield Co.(ARCO),以下簡稱阿科公司]的董事長。夏天,我們在科羅拉多州阿斯彭人文研究所並肩共事,兩人對藝術都一直很有興趣。在他的鼓勵和鄭勝天先生的幫助下,我得以前往中國考察那裏的美術院校,參觀青年畫家的作品,並且選擇收集了一批作品送到美國展覽。

為了實現目標,我知道自己需要有一位既了解中國藝術和美術院校,又懂得中國國情之人的幫助。我很幸運地找到了勝天,他會說幾種不同的中國方言,也在美國進修過英語。他既是我的向導兼翻譯,也成了我的朋友。如果沒有他的協助和專業建議,1987年在美國的那次重要的中國藝術展覽是不可能舉行的。展覽的名稱叫做“開門之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亞太博物館,1987年。展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多種多樣的繪畫風格。這次展覽的成果之一是為許多中國藝術家打開了在美國,乃至世界許多其他地區銷售他們作品的大門。能夠幫助年輕的中國藝術家走向國際市場,使我感到非常欣慰。

致中文讀者自這次展覽以後,勝天和我一直保持著友誼和密切的聯係。但當我得知他把我這本有關公益事業的著作翻譯成了中文時,我還是驚喜莫名。十年以前我曾幫助過中國藝術家,我希望這個譯本也會有助於正在從事自己事業的讀者們,但願本書的內容能給予他們一些啟示和借鑒。

沃爾德馬·尼爾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