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蔬菜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
栽培技術
作者:陳卓
由於大棚溫室等保護地設施蔬菜的特殊生態條件,為蔬菜病蟲孳生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蔬菜病蟲害發生種類、數量及危害程度明顯增加,並日趨猖獗,成為設施蔬菜生產的重要障礙,嚴重影響蔬菜的產量質量和市場供應,給菜農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做好棚室蔬菜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棚室蔬菜病蟲害發生的主要原因
1、保護地設施一經建成,不易挪動,而棚室內蔬菜品種單一,主要是黃瓜、番茄、菜豆等,輪作困難,土壤中病菌逐年積累,數量增多,如枯萎病、疫病、核菌病、線蟲病等,隨著連作年限的增加,病情逐年加重。如黃瓜枯萎病近年普遍發生,有些棚室的發病率高達30%以上,嚴重影響黃瓜的產量和經濟效益。
2、棚室密閉條件好,棚室內水分不易散失,濕度大,晝夜溫差大,夜間溫度下降1℃,濕度提高3.5-4%,棚室的高濕使葉片表麵常時間結霧,這對多種病害的發生很有利。如霜黴病、灰黴病、菌核病等都明顯重於露地。
3、保護地為病蟲提供越冬場所。一些病蟲在棚室可常年繁殖危害。如溫室白粉虱在露地不能越冬,溫室為其提供越冬場所。
4、棚室蔬菜上不合理的使用農藥,長期使用單一的品種,促使病蟲產生抗藥性,病害加重,蟲害猖獗;有些農戶常時間幾種農藥混配使用,一旦病菌對其產生抗性就無藥可治,甚至產生藥害,如黃瓜霜黴病采用克露加甲霜靈—錳鋅,一旦控製不住,就很難有特效藥進行防治,就會加重危害,嚴重的就會絕產。
5、保護地內混合種植,茬口不齊,不注意清潔田園,任意丟棄病果、病葉、病株,人為傳播病害,如黃瓜套種芹菜(葉菜),芹菜濕度大,黃瓜容易感染霜黴病,很難控製。栽培密度大,植株纖弱,抗逆性差,通風透光不好,品種抗病性變異等,都促使棚室病害重於露地。
6、塑料棚室不認真進行土壤消毒,土壤中殘留病菌多,種子表麵帶菌不進行消毒處理;在培育秧苗時不進行配土,育不出狀苗,不考慮科學管理,尤其是不科學用水(陰雨天不能灌水),不科學用農藥(陰雨天噴藥,造成病菌的交叉感染,加重病情),不能創造合理的生態條件,也是病害重的重要原因。
二、棚室蔬菜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防治保護地蔬菜病蟲害,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即從棚室的生態係統的總體觀念出發,本著安全、有效、經濟、簡便的原則,有利地協調使用農業、生物、化學和物理的配套措施,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態學手段,把病蟲害的發生為害,控製在經濟允許的水平以下,達到高產、優質、低本和無農藥汙染的目的。
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必須消滅病蟲害來源,或壓低病菌和害蟲基數,惡化病蟲發展的環境條件,及時采取檢疫措施,把病蟲消滅在大量發生危害之前,對發生的病蟲害,實施如下防治措施。
1、植物檢疫:加強植物檢疫是防止危險病蟲草及其它有害生物隨蔬菜種子、秧苗種株轉移而傳播蔓延的重要措施。
2、農業防治:運用耕作栽培技術以控製消滅或減輕病蟲的發生和危害,創造有利於植株生長發育條件,提高蔬菜的抗病性,或避免病蟲危害。農業防治主要有:
(1)選用抗病蟲品種。
(2)降低棚室溫度①合理的通風降濕。②棚室農膜選用無滴的。③扣地膜,采用膜下灌水或采用滴灌。④在地麵鋪稻草吸濕。1噸稻草可吸125kg水。⑤陰雨天不灌水。
通過人為控製溫濕度,可明顯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
3、生物防治:以菌治蟲,以蟲治蟲,抗菌素治蟲,治病等。如農用抗菌素有農抗120,武夷菌素、新植黴素、瀏陽黴素等。
4、物理機械防治:(1)溫湯浸種(熱水燙種)可殺死附在種子表麵及潛伏在種子內部的病菌。(2)太陽能土壤消毒。(3)高溫悶棚:上茬蔬菜采收結束後,清理田園,然後灌飽水,在地麵鋪塑料布,高溫悶棚一周即可殺死病菌和蟲卵。(4)黃板、黃盆誘殺,在塑料布上塗黃油或黃板防斑潛蠅。
5、化學防治:利用化學藥劑噴霧、噴粉、熏煙、土壤消毒、種子消毒等。
6、預測預報:根據植保部門發布的病蟲情預報,結合棚室內的病蟲調查,及時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