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Szulanski,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pecial issue),1996(17)。
38.Teece,D。,Technology Transfer by Multinational Firms:the Resource Cost of Transferring Technological KnowHow。The Economic Journal,1977(87)。
39.Alan L,Wilkins&William G。Ouchi,Efficient Culture: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3.28(3):468-481。
40.Wright&Patrick,M1 Introduction: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ment Research in the 21st Century,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1998(3):8.集團公司管理——基於三種管控模式後記後記
此書是我在浪潮博士後工作站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完成的,也是山東省社科基金項目(08JDB013)——母子公司營銷協同研究、山東大學自主創新基金重點項目(IFW09002)——母子公司協同與集團績效研究的結題成果之一。
2004 ~2005年,為完成博士論文的寫作,我做了大量專家訪談和問卷調查,其中浪潮集團副總裁陳明忠先生認真填寫了問卷,並對我的博士論文選題——母子公司管理控製研究產生了興趣,並提出日後進行可能的合作研究的建議。
浪潮集團是中國先進的計算平台、領先的行業應用方案供應商。浪潮集團擁有“浪潮信息”、“浪潮軟件”、“浪潮國際”三家上市公司,業務涵蓋以服務器、商用電腦為主的計算機產品;通信、煙草、稅務等大型行業、政府與公共事業信息化、ERP和集團財務等企業信息化的軟件產品和應用方案;稅控終端、金融設備等商業終端產品;手機、無線技術等移動產品,用戶遍及中國金融、通信、政府、教育、製造業、煙草行業等重要領域。其中,浪潮ERP-—集團管控軟件已成為國內領先的麵向企業集團的管理軟件。眾所周知,新中國企業集團的發展曆史僅有20年左右的時間,集團管理水平亟待提高。集團管理控製軟件是通過管理信息係統提升集團管理規範化水平的重要途徑。浪潮ERP-—集團管理控製軟件的開發應用工作一直走在同行的前列,並率先提出了“集中管理,戰略協同”的理念,得到了業內的高度認可,其集團管理控製軟件已應用到中國兵裝集團、中國航空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石化、中海油、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武漢鋼鐵、山東鋼鐵、東方航空、石藥集團、哈藥集團、張裕、魯花、華龍麵、美的電器等一大批集團企業,並取得了顯著成效。畢竟,集團實踐的曆史短暫和理論的相對匱乏使得集團管控軟件的設計和優化遇到許多障礙。鑒於我的博士論文寫作內容與浪潮通軟業務的相關性,陳明忠先生提出合作建議是順理成章的。
2006 年7月我順利通過了博士答辯,博士論文得到了答辯委員會的認可,論文成績優秀。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先生對以論文基礎出版的《母子公司管理控製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給予了較高評價,稱此書不僅是一部能很好地指導企業提高理論認識的教材,也堪稱是從事母子公司管理控製的經營管理者在實際工作中的一部“工具書”。光明日報、大眾日報、山東社會科學、人民網等媒體分別刊登了周厚健先生、趙曉教授等的書評,引起了一定的社會反響。此書的內容和觀點分別在中信集團公司總部、山東省國資委、安徽財經大學、延安大學等單位介紹和講解,相關觀點也發表在《經濟管理》、《改革》等雜誌上,並獲得2007度山東社科三等獎。我1985年成為一名大學教師,2002年被聘為教授,隨著對教師傳道、授業、解惑職責認識的不斷深入,對老師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愈加深入。感謝給予我知識、指點我迷津的所有老師,特別是我的博士生導師韓經綸教授,碩士導師肖德祥教授,大學老師王吉法教授等。
理論來源於實踐,目的是指導實踐,尤其是管理理論。管理要通過“悟”、“學”、“思”、“用”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管理理論要“頂天立地”才能得到升華。我難以企求“頂天”,但要努力做到“立地”,所以,陳明忠先生提出的合作建議我一直牢記在心。博士畢業後,我又主動找到了陳明忠先生,希望通過博士後的研究方式實現合作。陳明忠先生積極促成實現了我的期望,雖然博士後的正式審批入站時間為2007年3月,事實上我於2006年9月進行了博士後開題,研究題目為《集團公司管理軟件設計的理論框架設計研究》。
我在浪潮博士後工作站的指導老師是莊文君先生,他是一位取得令人尊敬成就並在國外工作多年的科學家。莊先生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包括但不局限於令人思路一新的指點和嚴謹的工作態度。莊先生是科學家,但對管理的真知灼見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思維方式和方法論是超越具體學科的,哲學是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超越和概括,是“科學之科學”。莊先生要求的每月一度的工作總結和計劃,使所謂信奉重思路、輕執行價值觀的我在月末總是不夠從容。盡管我欣賞但還沒很好地適應這種工作態度,但對莊先生的敬佩之情總是油然而生。作為副導師,年輕的通軟公司副總經理魏代森先生對我的工作給予了具體的支持和幫助,使我在通軟公司的研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感謝是由衷的。
我在博士後流動站的指導教師是山東大學徐向藝教授。從1985年我畢業留校教授工業經濟管理學,徐教授把手寫的講稿無保留的讓我借鑒並給予具體的教學指導,至今已是20餘年,期間對我的指導和關心可謂點多麵廣且具可持續性,特別是對我多言的寬容使我經常保持本色,使我經常體現出“真性情”。
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通軟公司總經理王興山先生和氣認真的工作態度總是感染著我,對我工作和生活的關照使人想到組織關懷和兄弟情義等詞語。
在通軟公司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一是熟悉浪潮開發的管理軟件內容。雖然對軟件內容也有大致的了解,甚至在軟件升級論證會上提出一些疑似建議,但了解深度和在浪潮已近3年時間的經曆相當的不匹配;二是做了一些培訓工作,我以《母子公司管理控製》為教材,分章節給軟件設計人員和售前人員講解了十次左右。三是在前期母子公司管控理論研究以及對浪潮ERP-—集團管控軟件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寫作母子公司管理控製軟件設計的理論框架,以期對浪潮的管理控製軟件優化做點理論準備。此項工作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最多的。
為完成此項工作,魏總召集組建了一個團隊共同實施,包括李維森、王觀政、趙玉海、柴斌、朱波峰、李芳、烏娜等。我先提出了一個研究提綱,此提綱包括研究的各專題,團隊每隔一段時間對集團公司控製的一個專題進行討論。團隊的大部分召集工作是由朱波峰先生完成的。
集團公司管理控製的內容是多方麵的,已出版的《母子公司管理控製》一書包括導論、管理控製理論概述、母子公司管理控製架構、母子公司管理控製模式、母子公司管理控製手段、母子公司管理控製的優化等主要內容。其中母子公司管理控製手段包括了文化、戰略、人力資源、財務、信息、績效等六節內容。該書的寫作是在對54家企業集團調研和問卷及參考大量文獻基礎上完成的。我對企業集團的關注始於中國企業集團的萌芽時期,1988年4月作為山東大學經濟係八六級幹部班學生實習指導教師帶隊到中國第一家股份製企業集團——中國嘉陵集團進行了參觀調研。我發表在《經濟管理》(1988)雜誌的第一篇文章是關於集團利益分配的,之後發表十幾篇相關文章。1998~2001年,又在魯信、海信等集團工作兩年時間。因此,關於集團管理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有一定的積累,這為我在浪潮的研究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條件。浪潮的研究工作是對《母子公司管理控製研究》的繼續和深化,其目的是為編寫和優化集團公司管理控製軟件提供理論基礎。他不同於一般的理論研究,更強調實踐和實用。因此,研究伊始,我就提出了一個研究架構,其內容包括一般理論概述、集團戰略管理、文化管理、人力資源、財務管理、供應鏈管理、品牌管理、績效管理、知識管理、等內容。集團公司管理的基本思想是權變管控,協同運作。不同管理控製模式下,集團公司管控點和協同點是不同的,因此,研究的重點是探討不同管理控製模式下,集團公司和子公司各職能管理的權力配置和職責劃分,並在此基礎上設計出管理流程,管理控製軟件的設計依據管理流程即可實現。具體到某個集團公司應用管控軟件時,再結合其實際狀況和要求完善即可。如此,對推動集團管理的規範化和信息化將起到重要作用。此研究思路得到了莊先生、徐教授和魏總的同意。
思路是明確的,但研究還是遇到許多困難。
一是三種管理控製模式的劃分是否符合中國集團管理的實際。莊先生提出要通過現實中的案例剖析歸納管理控製模式,我十分讚同。《母子公司管理控製研究》一書對管理控製模式進行了較深入的探討,雖然現實中的集團管理模式豐富多彩,理論隻能是一種抽象。我認為把我國集團公司管理控製模式分為行政型、治理型和自主管理型基本能描述實踐狀況,一些不能概括的實踐可作為混合模式,視作此三種模式的組合。該管理控製模式的劃分進一步得到了有豐富集團管理案例知識的浪潮同仁的認同,因此,管理控製模式沒有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二是不同管理控製模式下母子公司部門職責及控製點、協同點的確定。不同管理控製模式下甚至相同或相似管理控製模式下母子公司職能部門的職責有很大的差別,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管理控製點和協同點亦有差異,如何對實踐進行合理的抽象和歸納才能對實踐有針對性的指導是擺在我們麵前的難題。同時,中國集團公司管理的研究曆史較短,研究文獻缺乏,關於集團不同管理控製模式下母子公司部門職責及控製點、協同點確定的文獻幾乎是空白。理論來源於實踐又高於實踐,因此,理論演繹與實踐歸納並重是我們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理論演繹可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實踐歸納可借助浪潮對中國集團公司的了解。雖然現有的歸納很不充分,但為進一步的研究做了一些基礎工作。
三是研究內容的複雜與豐富。集團公司管理與單體公司的管理差異在於單法人內的管理內容和職責分解為兩級法人,其管理內容總體看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它涵蓋了企業管理的基本內容。企業管理的內容是分布在不同專業教程中的,集團公司管理要概括上述內容無論從廣度還是深度上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從廣度上看,本研究省略了許多內容,如研發與創新管理等。從深度上看,本研究主要概述了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的管理,而集團公司內部和子公司內部的管理基本未涉及,且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的管理部分也沒有深入探討,隻是論述了概要內容。雖然研究內容已經進行了上述簡化處理,但其涉及的內容依然是我個人能力所難以駕馭的。我的博士生魏文忠、謝明磊、王曉靜、黃潔,碩士生劉曉、董青、劉建剛、薛光紅、李寶順、陳晨,已畢業的碩士生趙金濤、王本東、孫元慶、張煥豔、於卉、王新磊、劉楠、王慧、蘇曉燕、侯頲等或參與部分章節的寫作,或協助我做了許多資料收集、流程繪製、文字校對等工作,沒有他們的參與,該項研究難以完成。
通軟已有的管控軟件涉及的職能管理內容特別是擅長的財務管理控製軟件部分對優化本研究的內容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感謝有著集團財務管理豐富實踐經驗的柴斌先生、李芳女士,他們對該部分進行了認真的修改完善,使得該部分內容更加符合實踐並具指導意義。烏娜女士對供應鏈管理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她協助寫作了供應鏈管理部分的初稿,使得本書的內容得以完善。
感謝我的博士後指導教師徐向藝教授、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先生、浪潮通軟總經理王興山先生為本書欣然作序。
現有的集團公司管理控製軟件重視財務、人力資源、生產運作等管理內容,而文化、戰略等內容基本未涉及。文化、戰略等內容在集團管理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他們能否通過管理控製軟件單獨體現或通過辦公軟件綜合體現是值得探討的。為了保持研究的相對完整,對此也進行了探討,但缺乏實際資料的支撐,因而研究顯得相對薄弱。
感謝浪潮集團人力資源部部長王春生先生、通軟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武光利先生,浪潮博士後工作站的隋琳琳女士,山東大學應用經濟學流動站朱文增女士、餘東華先生、馬燕女士對我博士後工作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感謝經濟科學出版社的呂萍女士和馬金玉女士為本書出版付出的辛勞。
浪潮是一個創新型的企業,其民主的文化、相對寬鬆的工作環境充分體現出這一點。在通軟辦公區域,有自動售貨機、休息室、微波爐,辦公室是開放的,員工的穿著是隨意的,同事們的溝通是充分的,我在此工作的十分快樂。
真誠地祝願浪潮有美好的前景。
陳誌軍
2009 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