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勿忘國恥(2 / 3)

小海收到了風發來的電子郵件,風在表達憤慨的同時,也闡述了對這一事件的看法。風是這樣寫的:

小海:

從電視裏看到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轟炸我駐南使館的新聞後,我十分憤怒。“直言”律師事務所剛剛掛牌成立,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但我根本沒有心思去處理。駐南使館的烈火在我的心裏燃燒,邵雲環、許杏虎、朱穎的麵孔在眼前晃動,我甚至想買一張火車票去沈陽,到美國領事館門前去示威。我要親口問一問那些整天對別國的人權狀況指手畫腳的紳士們:這種做法是不是對人權的踐踏?是不是對《聯合國憲章》和公認的國際準則的踐踏?是不是對中國主權和領土的侵犯?

漸漸地,我的頭腦冷靜下來了,因為僅有憤怒、抗議的愛國行為是遠遠不夠的,遠遠不夠啊!

我不想揣測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用導彈襲擊中國駐南使館的原因,十年、幾十年以後,自會有專家學者分析解讀事件的起因。有一點我能肯定:美國和北約絕不想發動一場對中國的戰爭,否則襲擊的就不是我駐南使館了。有著十二億多人口、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土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既不是從前的清政府,也不是今天的伊拉克和科所沃,美國和北約都很清楚這一點,因此他們在采取行動之前必須給自己找一個理由,編織一個彌天大謊,這個彌天大謊就是所謂的“誤炸”。5月8日,北約秘書長索拉納表示,“這是一個悲劇性的錯誤”,他表示“深切的遺憾”。5月9日,美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理查德·謝爾比表示,北約導彈擊中中國使館,“是因為情報過時,誤以為中國大使館是南斯拉夫的軍事設施”。其後,北約駐歐盟軍總司令育村育嬰說,“這是一次錯誤辨認攻擊目標的失誤,不是飛行員的錯誤。”同時,克林頓致信中國領導人說:“這次事件是無意的,是個失誤。”5月10日,美國國防部長科恩辯稱,北約是由於使用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舊地圖”才“誤炸”中國大使館。以情報係統完備、軍事力量強大、指揮係統數字化著稱於世的美國和北約竟犯下“誤炸”的低級錯誤,誰能相信呀!但除了“誤炸”之外,美國和北約也實在找不出來更好的理由了,畢竟“誤炸”一說還存在著千萬分之一的可能性,盡管他們知道這種欲蓋彌彰的做法根本無法自圓其說,卻也隻能如此了。

我不關心賠款問題,既然美國和北約一再強調“誤炸”,當然要賠錢。千八百萬美元的賠款,對世界頭號強國和北約來說,無疑是一個億萬富翁在打了人之後給挨打的人買根冰棍兒而已,實在是不置一提。中國的曆史卻永遠記錄下沉重的一筆:中國使館被炸!有三位優秀記者遇難!中華民族的尊嚴又一次麵臨挑戰!

近代中國,從屈辱血淚中踏上了富強之路,其間的艱辛坎坷不能計數,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為之前赴後繼流血犧牲。任何一代人都有其特殊的使命,我們這一代人在憤慨之餘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很多,我們需要反省的東西還很多很多!我們更應該關心今後中國的領土還會不會遭受“誤炸”?我們的同胞還會不會遭受“誤炸”?若幹年後,我們這些對中華民族懷有樸素情結的人還在為實現今天的誓言而奮鬥嗎?我們的後輩還會記得這個令國人蒙羞的曆史事件嗎?中華民族腰杆兒挺直與否靠的是自身的綜合國力,唾沫再多也阻擋不了飛來的導彈,我們及後代子孫惟有不斷努力,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曆史的悲劇才不至於再次上演!

新中國成立前夕,*、周恩來等領導人組織召開國旗、國徽、國歌、國都、紀年協商座談會。與會人士一致認為以《義勇軍進行曲》作國歌最好,但有人要求修改歌詞,認為歌詞中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一句已不適用於當時的國情了,應該修改。周恩來認為:“要嘛,就要舊歌詞,這樣才能激勵激情,修改了唱起來就不會有那種感情。”*也說,我國人民經進了艱苦鬥爭,雖然全國解放了,但還是受帝國主義的包圍,不能忘記帝國主義對我國的壓迫,我們還要爭取中國完全的獨立、解放,還要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所以還是保持原有歌詞好。經過協商,大家一致讚同*和周恩來的意見。“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句話警醒著我們要居安思危,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天下並不太平,危險仍然存在。然而,很多國人真的忘記了這句話,忘記了本不該忘記的恥辱。

誌勇曾與我談起過學校每周一升旗儀式的情況,他感到十分難過和憤懣。一些孩子在國歌奏響之時,仍然嘻嘻哈哈、打打鬧鬧、雙手插兜、眼睛四顧,對國旗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我無意責怪這些孩子。看著青春偶像劇長大的這些孩子,被重點小學、重點初中、重點高中、重點大學所左右的這些孩子,愛國主義在他們心中是支離破碎的,甚至有的孩子在作文中為秦檜、汪精衛歌之流歌功頌,這難道不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悲哀嗎?那些錯誤連篇、胡言亂語的曆史答卷,失去的僅僅是分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