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形成反腐倡廉約束機製
要整合監督力量,包括企業兩級黨組織的監督、工會群眾組織的監督和專項資金的監督檢查;要充分發揮各自的監督作用,形成整體監督合力;要適度製約領導幹部的權力,通過合理的權力調整,形成有效的權力製約,防止權力過於集中;要落實領導幹部廉潔從業的相關製度。
1、發揮企業兩級黨組織的監督作用
黨組織的監督主要是堅持民主集中製。凡是涉及到全局性的重大決議,如企業生產經營規劃、企業基本建設投資、幹部的任免獎懲、員工福利獎金的分配等,廣泛征求董事會、行政領導、黨員和基層員工等各方麵的意見,經黨委、工會、行政部門集體研究,企業董事會、企業行政管理部門商議研究決定後,落實實施,避免決策上出現漏洞、腐敗情況,造成企業損失。
2、發揮工會群眾組織的監督作用
工會的監督作用一直以來是國有企業反腐倡廉的重要措施。每一次的職工代表大會,國企行政管理領導們都應該積極聽取和審議關於企業重大事項的職工意見;職工代表也要積極參與到有關重大經營決策上來,履行檢查監督企業相關部門執行職代會有關決議的情況。加強群眾監督,應進一步深化廠務公開和辦事公開,著重公開企業員工關心的熱點問題,如企業月度、季度、年度的經營情況、如企業財務收支情況,如企業審批的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等。
3、定期開展財務資金的監督檢查
開展財務資金的監督檢查是反腐倡廉的有效手段。通過對公司財務的定期檢查監督,確保工作高效、有序,確保專項資金中沒有作假,清理整頓企業內部的各種“灰色”收支情況。
四、形成反腐倡廉的長效機製
國有企業必須堅持用改革的方法,貫徹預防腐敗的各項工作;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導致腐敗現象發生的各種問題。隻有通過深入改革,才能夠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要繼續推進體製改革,優化組織結構,理順管理機製,創新運行模式,通過改革進一步理順管理流程,消除阻礙企業發展的機製、體製性障礙,做到責任明確,分工合理。
麵對當前國有企業腐敗現象依然頻發的形勢,政府聯合企業黨委必須繼續依法查處貪汙腐敗案件,特別是要堅決查處涉及高層領導的大案要案,充分發揮依法懲治的重要作用。對腐敗分子,無論職務高低、涉案大小,一經發現就要堅決查處,絕不姑息。隻有這樣,才能消除貪汙腐敗現象所帶來的消極影響,遏製腐敗現象的蔓延、滋生。
綜上所述,各級企業領導幹部及黨員務必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思想,在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中務必嚴肅對待各類問題。領導幹部及企業黨員要樹立群眾觀念,堅持群眾路線,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把國有企業做強,使企業具有市場競爭力。正是基於這一根本出發點,應該始終抓好國有企業的反腐倡廉建設;應該始終堅持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特別是要解決好企業員工的突出問題,把人心凝聚好,提高廣大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建設興趣。深化企業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隻有國有企業的黨委、工會充分履行自身職責,把監督管理工作做好做紮實;隻有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們始終保持一顆對企業負責的責任心;隻有企業內部的員工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維護企業的利益,國有企業反腐倡廉工作才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我們要把黨政監督、行政監督、群眾監督和民主監督有效的結合起來,才能夠形成反腐倡廉的整體合力,推進反腐工作的深入進行。同時,各級企業領導人要認真學習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準確把握黨的十八大的基本精神,全麵推進國有企業反腐倡廉的各項工作;各級企業領導人要積極配合各級黨組織,加大綜合監管力度,統籌監督機構,整合監管資源,做到重要信息共享、重要情況會商、重要情況相互反饋;各級企業領導人要抓好監督整改工作,對發現的問題必須及時加以監督整改,要防止小問題變大,要實現防範在先,努力做一個國有企業稱職的守護人,確保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安徽日報離退休工作處)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