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進基層黨員教育工作製度化,首先,要嚴格落實“三會一課”製度,堅持每月一次黨員組織生活。每年結合慶祝“七一”等活動,評選一批優秀黨員,以典型引路,在廣大黨員中營造學先進、趕先進、爭先進的良好氛圍,激發黨員牢記黨的宗旨,愛崗敬業的內在動力;其次,建立健全基層黨支部工作通報製度和黨員彙報思想製度。黨支部定期向全體黨員通報支部工作情況,黨員個人也要通過多種形式向黨組織彙報思想,形成支部和黨員互動的良性運行機製;第三,需要創設黨員民主評議製度,發揚黨內民主,並且進一步完善黨員代表會議製度;通過支部大會決策黨內重大事項,杜絕黨委書記“一言堂”體現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和廣泛性。最後,必須完善監督製度,不斷改進對黨員監督管理方法,堅持黨員監督與群眾監督、社會監督相結合。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群眾服不服,關鍵看製度”,製度化所影響的不僅是組織形式,更決定組織凝聚力和公信力。鄧小平同誌指出“製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因此,基層黨員教育的製度化建設必須抓緊抓好,方能提高基層黨員教育工作的實效。
第三、重點加強基層黨員教育方式的優化
長期以來,基層黨員教育方式很單一,這就使基層黨組織活動方式和黨員活動範圍發生了深刻變化,所以,新形勢下基層黨員教育工作方式如何根據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和不同就業方式,進行合理科學的優化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對生產經營地點相對穩定的黨員,可采用社區黨校培訓和支部活動相結合的方法;對外出務工經商的黨員,采用是原支部向外出黨員郵發、網傳學習材料,黨員向支部書麵或者通過網絡平台彙報學習體會雙向交流方法;對年齡偏大,文化素質偏低的普通黨員,可采取聽黨課和走出去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相結合方法;對在社區、支部任職黨員幹部可采用常規教育與目標責任管理相結合方法。通過這些針對性教育方式使廣大黨員始終牢記黨的宗旨,不斷提高基層黨員綜合素質。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工作是提高黨員素質的根本措施,也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有效途徑。這就需要我們立足基層、服務群眾,培養“新”黨員,打造“新”幹部,建設“新”組織,提高基層黨員的“四種能力”——帶領群眾創新致富的能力,執行政策、依法辦事的能力,統攬全局、突出重點的能力,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能力,發揮出“帶路人”和“領頭羊”的積極作用,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早日過上富裕小康生活而不懈努力!□
(作者:六安市公路運輸管理處機關支部書記)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