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術期刊數字出版盈利模式探討(2 / 2)

四、我國數字期刊的幾種盈利模式

1、傳統紙質期刊數字化轉移過程中的盈利模式

傳統紙質期刊的數字化轉移一方麵是將紙質期刊的內容通過數字化,轉移至網絡媒體;另一方麵,轉移之後的數字期刊是通過期刊的門戶網站進行傳播的,因此,該類型的數字期刊兼具紙質期刊和數字期刊雙重特征,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盈利方式。具體來說,首先在紙質期刊中刊登一定數量的廣告,獲取廣告費。其次是加強學術期刊的對外推廣活動。一方麵鼓勵更多的學生、教師、研究人員訂購期刊;另一方麵與高校或研究院的圖書館、資料室簽訂期刊訂閱協議,獲得期刊發行費。第三是將紙質期刊數字化處理之後,既可以放在自己的門戶網站獨立發行,收取用戶的下載費;同時也可以將版權銷售給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之類的商業網站,由此獲得一定的版權轉讓費等等。在此過程中,期刊要加強質量建設,吸引優秀專家、學者投稿,提高自身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擴大發行量,尤其是增強與商業網站進行版權轉讓時的資本和實力,最終使各方利益主體都能夠獲得應有的經濟回報。

2、純電子學術期刊的盈利模式

純電子學術期刊完全實現了編輯、出版、發行一整套流程的數字化運作。優點在於大大提高了發行速度,節省了物質資源的投入;而缺陷在於失去了傳統紙質期刊的線下發行網絡,從而弱化了其影響力,縮小了其發行規模。基於此,純電子學術期刊應當遵循以下盈利模式:一方麵要加強對於硬性廣告以及廣告鏈接的引入力度,並將此作為核心的盈利渠道;另一方麵要注重針對明確的消費者,根據其個性化的需求與消費特征,實行期刊的定製化,並且以較低的價格來發行。在擴大發行量的同時,也自然提高了其廣告價值,彌補出版發行過程中的成本費用。

3、學術期刊的數字化集成平台盈利模式

以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為主的學術期刊數字化集成平台擁有強大的內容資源、技術人才方麵的優勢,由此也形成了其強大的盈利能力。首先,這些網站擁有豐富的內容資源,同時也提供了便利的信息檢索服務,成為各個高校、研究所進行學術研究活動所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因此,這些商業網站可以采用上門推銷的方式,與各個高校、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為其提供季度或年度的學術論文下載服務,由此獲得經濟收入。其次,這些商業網站也可以推出知網卡、萬方卡之類的充值卡,進行折後銷售,為個人提供資源下載服務,由此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第三,這些商業網站不僅擁有較高的點擊率,而且網民對象也十分清晰,大都是一些在校的研究生、博士生以及高校教師等等。這為廣告投放提供了精確的對象,也提升了自身的廣告價值,因此,可以通過廣告鏈接、廣告發布的方式,獲取一定的廣告費。

數字化成為學術期刊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各個學術期刊一方麵要把握行業趨勢,盡早推動學術期刊的數字化發展,尤其是要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特色的盈利渠道;另一方麵更要精耕細作期刊內容,為數字化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①周小華,《中國學術期刊的數字化問題探討》[J].《理論學刊》,2009(4):108-111

②紀秀明,《學術期刊數字版權盈利模式探析》[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2(4):77-80

(作者: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1級播音主持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