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南衛視的突圍之路(2 / 3)

2、製播一體化,缺乏創新

目前,我國的電視台大都采用的是采編播一體化的生產模式,自己製作的節目自己播出,由於沒有引入一定的競爭機製,節目創新乏力,質量低下。

河南衛視除電視劇外大部分節目都采用的是製播一體的生產模式,雖然也有像《梨園春》、《華豫之門》等品牌欄目,但是節目創新乏力,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近年來收視率持續走低。另外,由於製播一體,缺乏競爭,大家都抱著吃大鍋飯的心態,嚴重限製了節目水平的進一步發展,造成電視台運行效率低下,精品欄目少,電視台整體節目水平不高。製度的缺失,創新的匱乏,使國內電視台不得不花大價錢從國外購買節目版權,而國外版權的電視節目引入中國之後,往往又能取得較好的收視成績,於是更多的電視台紛紛搶購國外優秀的電視節目版權。簡單的引入國外節目版權的成功,使得國內電視台不願去探索體製的改革和創新。

3、頻道定位不清晰,發展方向不明確

頻道定位是指通過科學的媒介市場分析和受眾分析,找出自身優勢,辦出頻道特色,最終形成具有獨特標誌性的、最優化的頻道整體布局。

河南由於地理位置居中,自古就有“中原”之稱,曆史文化遺產豐富。但是改版前的河南衛視並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發揮自身獨特的文化優勢,試圖“全麵發展”,既要堅持以新聞立台,辦好新聞節目;又想搶得一些熱播劇的首映權;還想在綜藝娛樂節目上有所作為。其結果是難以麵麵俱到,頻道在全麵發展中逐漸迷失了自己。

4、河南衛視困境形成的根源

中原地區曆史文化悠久,但是那種保守、封閉的思想也延續了下來,並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這也就導致了河南衛視總是給人一種嚴肅、缺乏活力的形象。但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在這一點就做得很好,2007年,在省內電視台都不景氣的情況下,都市頻道率先做出改革,推出《你最有才》這一平民選秀節目,憑借其“平民化”的娛樂視角、真實性的故事情節和“有才你就來”的口號,不僅收獲了良好的口碑,還走出了一大批“名人”如:“表情帝”楊迪、“河南舞神”劉東立等。同時節目的收視率和影響力也一路飆升。

誠然省級衛視要保持一定的莊重性來宣傳黨和政府的政策,但在適當的時候也可以放下架子,向基層去學習、借鑒,挖掘出可以做大做強的節目形態,真正做出讓人們喜愛的節目。同時也要堅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

三、河南衛視的突圍之路

1、堅持轉變思想,與時俱進

2010年年底,省級衛視紛紛改版,河南衛視正是在這次改版的大潮中實現了自身的轉變。在此之前,全國已有多家衛視改版。“全國第一家廣播影視集團湖南電廣傳媒誕生於2000年年底。湖南衛視如一匹黑馬,突然廣受全國矚目。上海衛視於2003年改版,稱東方衛視,全新開播,此外,實力強大的廣東、山東等省的衛星電視也躍躍欲試,最年輕的海南省則於2002年開辦旅遊衛視,走專業化的路子。”①

河南衛視要發展壯大,就要堅持轉變思想,摒棄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固有觀念,勇於借鑒吸收國外先進的傳媒製度和理念。製播分離最早出現於美國,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成熟的傳媒基本製度,它是指將廣播電視的節目內容生產剝離出去,由社會上的其他實體完成,電台電視台通過購買社會上的節目或開放時段完成播出。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國內一些市場經濟發達的地區,如:上海、北京等地先後出現了專業的節目製作公司。湖南衛視、東方衛視等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了製播分離的節目生產方式。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正是製播分離的產物,它的成功說明製播分離的電視節目生產方式在當前中國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是完全可行的。河南衛視應該借鑒這些成功的經驗,在製播分離的道路上進行勇敢的嚐試,走市場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