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韓劇的“使用與滿足”
撇開韓劇的文化侵略性,在中國普通大眾眼中,韓劇就隻是當下流行的文化現象,看似膚淺沒有沉澱多年的底蘊,而它憑借虐心的情節征服了大眾的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流行起來並形成了一條產業鏈,蘊含著巨大商機,使之成為大眾文化中非常有代表性的表現形式。從2000年的《藍色生死戀》到《浪漫滿屋》、《大長今》、《我的名字叫金三順》、《宮》再到《屋塔房王世子》、《紳士的品格》、《清潭洞艾麗絲》、《想你》,韓流的衝擊波是一波強過一波,雖然劇情有著千差萬別,但核心價值觀是相似的。
無論是生與死的愛情悲歌或是灰姑娘遇到白馬王子的完美愛情又或是都市時尚男女的勵誌奮鬥曲,在剪不斷理還亂的多角情感糾葛中男女主角終究能擺脫世俗的禁錮,牽手走向美好純真的愛情。若幹個故事情節和時尚元素經過無數次的排列組合,足可以炮製出更多次的收視率高潮。韓劇之所以如此長盛不衰,主要是因為它迎合大眾普遍的愛情價值觀,韓劇就是為了滿足愛做純真愛情白日夢的大眾而誕生的。編劇們首先調查了解大眾愛做什麼樣的白日夢,了解到這種特定的情感需求和愛情觀,順著大眾期待的白日夢模式去塑造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讓大眾在眾多的人物形象中去發現自己的影子,讓自己的白日夢在觀看的過程中得到實現。換言之,大眾觀看韓劇的媒介接觸行為,是大眾基於特定的需求動機來“使用”韓劇,讓自己的情感訴求得到滿足。
三、事件的影響
1、對涉事男星的影響
韓星樸施厚在熱播的韓劇《檢察官公主》、《公主的男人》、《家門的榮光》和近期播出的《清潭洞愛麗絲》中扮演的人物不同,但有著同樣的特質:出身名門、商界精英但唯獨在感情方麵卻是單純幼稚的,對女主人公悉心照顧、默默守候,即便有女二號主角的幹擾仍然對感情忠貞不渝,這樣的形象怎能不讓無數少女為之瘋狂,正是憑借這些偶像劇讓出道多年的樸施厚一躍成為韓國一線明星。如今,在韓劇中被完美化的偶像走出熒幕,在現實中沒有擺脫俗世的風塵,無論是性侵還是一夜情,對韓迷來說,都是無情的精神打擊,因為他們愛的並非是演員本身,而是演員在影視劇中塑造的幾乎完美和純情的形象。自“性侵”事件的新聞出現後,樸施厚在韓迷們心中的完美形象和崇高的地位也瞬間土崩瓦解,雖然案件最後有一個較為圓滿的結果,但這位偶像已經失去了承載著完美純情形象的資質,當然也就不能再滿足大眾的情感訴求了,這位韓國一線男星即刻在熒幕中消失了,近一年中也鮮有關於他的報道。
2、對韓劇的影響
樸施厚在韓劇中塑造的純情形象,是已經被模式化、物化了的韓劇元素,即解救灰姑娘的白馬王子,這一元素是韓劇的主導元素,也是能使得韓劇成為大眾文化的關鍵所在。然而,這樣夢幻般的白馬王子在現實生活中卻很隨意的發生“一夜情”,反被當事人控訴為性侵犯,這樣的事件令女影迷們無法相信,因為相信表示她們必須從美夢中驚醒,連白日夢都破滅了。於是,樸施厚暫時不會出現在韓劇中了,韓劇中又會承前啟後地出現一個個新的麵孔,這些新麵孔扮演著一個個童話裏的白馬王子,作為韓劇中的主導元素充當著愛情白日夢的承載對象。韓迷們又有了新的追逐對象,熱情不減,因為韓劇作為大眾文化滿足了大眾的情感訴求。但如果這樣的事件屢屢發生,那麼韓劇就失去了它承載愛情美夢的依托性,也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也會漸漸走出人們關注的視線,那麼那時的韓劇也就不再是大眾文化了。
結語
大眾文化是眾人喜好的文化,是迎合大眾口味產生的文化,韓劇的編劇在設置劇情的時候,經常采用超現實的手法,將人物形象典型化、極端化、完美化,從而帶領觀眾置身於美妙的愛情世界中。觀眾對韓劇的使用與滿足使得韓劇成為了大眾文化的典型代表。當然韓劇能成為大眾文化,不僅僅是它的劇情能夠滿足大眾的情感訴求,還有夠多夠炫的時尚元素以及清新靚麗的麵孔,韓國目前也是亞洲時尚界的弄潮兒,這點在韓劇中自然也有所顯現。但韓劇最打動人的還是浪漫的故事情節和唯美的畫麵,感性的人們總能在裏麵找到自己的影子,通過韓劇證明自己幻想的可實現性,沉醉在幻想中陶醉在幸福裏。□
參考文獻
①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M].北京出版社,2010
②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③董暘:《韓劇攻略:當代韓國電視劇研究》[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④李禦寧:《韓國人的心:這就是韓國》[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安徽師範大學傳媒學院2011級碩士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