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 藝術鑒賞家之死(上)(2 / 2)

“從凶手選擇的凶器看,應該是屬於臨時起意作案,但罪犯很狡猾,采取了很多掩藏自己痕跡的手段,” 盧俊森做了第一個判斷,“老董,房間的出入情況方麵有什麼發現嗎?”

“死者身上發現了201客房的門卡,而房間門卡一共有兩張,一張給客人,另一張存放在服務台的保險箱裏。我詢問了服務員,她說從死者入住後到案發前,沒人申請使用過那張備用門卡。”副隊長董冰回答道。

“有沒有可能凶手複製了第三張門卡呢?”探員徐劍鋒發問。

“這個不會。這家酒店的門卡使用的都是目前最先進的128位芯片加密技術,安全級別不亞於銀行這類金融機構,可以說不存在複製的可能。而且根據二樓走廊裏的監控錄像,被害人昨晚十一點回客房後,沒有人再進入過客房。” 董冰補充道。

“這樣看來,可以排除凶手從房門進入的可能。這間客房內隻有臥室的一扇窗戶沒有從內部鎖死,凶手應該就是從那扇窗戶進入室內的。” 盧俊森下了第二個判斷,“老董,你帶六個人,去把所有昨晚入住這個酒店的客人和當班服務人員在案發時間的行蹤做個全麵排查。”

“盧隊,這間臥室的窗戶距離地麵的草坪至少有四米高,附近並沒有樹木之類的攀爬載體,凶手除非借助梯子,不然是進不了房內的。”徐劍鋒在一旁補充。

“酒店大門口有服務生和探頭,凶手從酒店外帶把梯子進來肯定會被看到,而酒店內的梯子都有物業人員看管。從罪犯之前想法設法隱藏自身痕跡的舉動來看,應該不會傻到去使用梯子來暴露自己吧。我想,凶手可能是借助其他工具進入房內的。” 盧俊森並不認可徐劍鋒的看法。

“可是,你看,窗台上並未找到搭鉤繩索之類攀登工具的痕跡。” 徐劍鋒還是堅持自己的判斷。

“也有這種可能,這個案子不止一名罪犯,其中一人以疊羅漢的方法把另一人送入屋內。”王曉稚插話道。

“探案就要大膽猜測、小心求證,曉稚,你這個假設提得很好!” 盧俊森表揚了這個刑偵新兵。

正當大家在熱烈討論的時候,副隊長董冰那邊排查的結果也出來了:昨晚案發時間段,一共有三個人無法提供可證實或互相印證的行蹤去向,分別是公關經理林蘇眉、青年畫家趙無山和藝術評論家穆斯成。

“這三人都已找到,現正安排在旁邊那間客房。”董冰彙報道。

本篇待續......

(編外偵探歐文宇係列因創作構思需要,計劃每周更新一至二篇,敬請各位看官耐心等待。作者羊記小二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並希望各位能多多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