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天文技術鑒定癌症
英國的天文學家正與腫瘤學家組成聯合研究小組,利用天文軟件來分析2000名乳腺癌患者的腫瘤情況。該軟件原本是用來區分單個恒星和遙遠星係的,現在,該軟件則被用來檢測乳腺腫瘤的類別,由它作出的判斷不僅不遜於人類病理學家,而且更快速和客觀。此前,癌症細胞的分析工作是由人類病理學家通過顯微鏡檢測組織樣本來完成的。而現在的新方法是,通過化學處理癌細胞來使細胞內某些蛋白質被染成棕色,再將用高分率掃描儀建立的細胞的數字化圖像傳送至軟件中,軟件會根據細胞內棕色區域的位置來判定癌症類型。
蜂刺毒素可殺艾滋病病毒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可以利用在蜂刺毒素中發現的化學物質殺滅艾滋病病毒,同時又不傷及周圍正常細胞。蜂刺中的化學物質蜂毒肽可以刺穿艾滋病病毒的保護外層,殺滅艾滋病病毒。科學家們把這種毒素注入納米粒中,上麵配有特製的“緩衝器”,使之能夠彈離正常細胞,從而避免傷及正常細胞。當較小的艾滋病病毒與它們接觸時,會從緩衝器之間滑過,遭到毒素攻擊。
氣溫升2℃颶風頻率增10倍
以往的研究表明,氣候變暖會導致極端暴雨的頻率增加。最近,丹麥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模型,研究了世界各地所采集的溫度數據,並結合了過去風暴潮的發生情況,結果發現,氣溫每上升0.4℃,極端風暴潮的頻率就會增加1倍;如果溫度上升2℃,極端風暴潮將變得更為頻繁,頻率將會增加10倍之多。這意味著每兩年將遭遇一次強度如卡特裏娜颶風的風暴潮,海平麵也將因此上升,風暴潮的破壞性也將變得更強。目前,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兩種模式,用來計算未來全球氣溫上升導致的熱帶氣旋頻率改變,一種是基於區域海水溫度,而另一種基於區域海水溫度和熱帶海洋平均溫度之間的差異。
眼內芯片助盲人複明
隻要在眼內植入微型芯片,就可以幫助部分盲人恢複一定視力。德國研究人員最近公布他們的眼內植入芯片恢複視力的臨床測試結果:9位接受眼內芯片植入手術的失明患者,在經曆3~9個月不等的觀察期後,被證實重新獲得了一定的視力。這種芯片可以替代視網膜細胞的功能,將光信號轉變成電信號,並通過視覺神經傳遞給大腦形成圖像,完成視覺感知。因此,這種植入芯片治療方法的前提是,必須具有完整的視覺神經係統,並且隻對原來具有視覺感知能力的患者有效,因為大腦處理圖像的能力,需要經過後天的鍛煉和學習。
“懶人牙刷”
加拿大發明家發明了一種新型的便捷衛生的牙刷。人們在使用這種牙刷的時候不用動手,隻需將牙刷套在舌頭上,在嘴裏上下舔一舔,就能把牙齒刷幹淨。這種牙刷其實是個半圓形的橡膠套,其表麵的突起可以清理牙齒上的汙垢。此外,這款牙刷還自帶牙膏塗層,省去了擠牙膏的麻煩。
社交生活有益長壽
已有研究發現,孤獨感和社交孤立與健康狀況差存在關聯。英國研究人員則希望弄清楚,兩者中到底是哪一種影響健康。他們發現,無論內心是否感到孤獨,社交孤立都會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風險。與有正常社交生活的研究對象相比,社交孤立者死亡風險高26%。
【文稿】彭 文
【責任編輯】龐 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