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也日益加劇,大量中小客戶被迫退出市場,規模龐大、實力雄厚的大客戶也應運而生,並不斷蠶食其他中小客戶的地盤。企業的銷售策略也隨之改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大客戶作為自己最主要的渠道網絡,並在市場中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但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有不少的企業“經營”大客戶時,遭遇到尷尬處境,投入頗大,回報卻慘淡。這說明,這些企業犯了錯誤,進入了大客戶銷售的誤區。
大體來說,大客戶管理有五大誤區。
誤區之一:企業給大客戶的優惠政策愈多愈好
大客戶規模大、實力雄厚、銷量驚人,因此,大客戶對企業的重要性要遠超出一般的中小客戶。所以,企業給予大客戶的優惠政策要比一般中小客戶多。
金牌提醒
在大客戶銷售過程中,大客戶會要求獲得比一般中小客戶更佳的銷售政策,而企業也應該提供這種更優惠的政策,但要注意適度。
企業非常清楚,廠商存在於市場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獲得利潤,贏得繼續生存和長遠發展的空間;大客戶也是商人,商人的本性就是“惟利是圖”。所以,從這個前提出發,企業常犯這樣一個錯誤,認為隻要自己承諾給予大客戶的返利更高,給大客戶提供的政策更優惠,那麼,大客戶就會“投桃報李”,會更盡心地幫助企業打開市場,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但是,結果常常出人意料,企業付出越多,從大客戶那裏回收越少,甚至還比不上少投入時的回報!
原因很簡單:
首先,大客戶作為商人,不僅是“惟利是圖”,而且是“貪得無厭”,“欲望”是沒有止境的。企業給予大客戶的支持越多,大客戶對企業提出的要求會越多;企業永遠無法滿足大客戶的欲望。
其次,企業支持大客戶,雖然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和市場支持,但是,企業並沒有對大客戶提出相應的效益回報要求,因此,企業提供的支持隻是企業單方麵行為,幻想大客戶會“將心比心”服務企業,這隻是企業的“一廂情願”。
最後,大客戶久經沙場,深諳“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的關係,企業單方麵提供如此大的政策支持,大客戶內心會猜疑企業產品質量可能低劣、售後服務無法得到保障等隱患問題,從而心懷疑慮。
金牌提醒
大客戶雖然追求利潤,但是,它所追求的隻是一種“合情合理”的利潤,而絕對不是那種稀裏糊塗、隱患甚多的利潤。
企業在給予大客戶銷售政策和市場支持時,必須把握好一個“度”的問題,並不是優惠政策愈多愈好,“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
誤區之二:從大客戶銷售中獲量,從中小客戶銷售中獲利
大客戶的實力和占有的市場份額要大於中小客戶,因此,大客戶對企業提出的要求也遠多於中小客戶對企業提出的要求。企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獲得大客戶的“芳心”。正因如此,許多企業將自己的總體銷售思路定為:重視大客戶銷售,但目的並不在於獲得利潤,而在於提高銷量,擴大市場份額;企業的主要利潤來源於中小客戶。
但事實上,中小客戶隻能占據很小的一塊市場份額,企業希望通過中小客戶來獲取利潤的觀念已經變得不切實際。
金牌提醒
大客戶的發展日益規範化、現代化,企業隻要進入了大客戶這個門檻,後麵的銷售費用不一定比經營中小客戶的銷售費用高,甚至還會略微低一些。
企業在大客戶銷售過程中,應該轉變以往那種靠大客戶獲量、靠中小客戶盈利的觀念,不轉變這種觀點,必定隻剩死路一條。
誤區之三:沿襲傳統銷售思路
大多數企業都是同時與大客戶和中小客戶打交道,相對來說,企業應該更加重視大客戶。但是,許多企業並沒有真正轉變觀念,跟上大客戶的步伐。在與大客戶打交道的過程中,很多企業仍然沿襲傳統的銷售思路,把大客戶當成傳統的中小客戶一般來看待。企業的這種思路在很大程度上製約了企業與大客戶之間的良性、協調的發展局麵。
企業的這種思路體現在實踐中,表現為以下兩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