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國土資源管理改革的總體趨勢與若幹思考
人力資源
作者:趙鴻軍
摘要:目前我國國土資源的管理與改革趨勢:管理模式開始向協調型和綜合性方向發展,管理方式開始向社會發展和宏觀經濟方向發展,管理職能開始向服務性和透明型政府發展,管理手段開始向市場配置和政府調控方向發展。而國土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體現在收益分配和資源資產化等幾個主要矛盾上。本文主要分析了國土資源實施管理改革的發展趨勢,並且提出相應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改革 管理 思考 趨勢 國土資源
社會經濟改革與國土資源改革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社會經濟的改革和發展如果遇到了困難,就會促使國土資源的管理改革,而進行改革的同時,又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社會經濟不斷持續開放,在國土資源方麵也遇到了矛盾問題,一定要不斷加快改革步伐,清除障礙,履行好保障發展和保護資源的重要職能。
一、國土資源的管理與改革趨勢
(一)影響了中央調控能力
管理模式的轉變管理部門認識到計劃經濟的弊端後,進行權力下放,激發當地的發展活力,但是地方保護政策的盛行,極大影響了中央的對其的調控能力,地方和中央管理想要重構,一定要保證充分落實中央的政令,國家要對土監、國土、審計、工商等部門權力上收,進行垂直管理。由於管理的不徹底以及當地政府和垂直單位之間的矛盾管理,是當前需要解決的緊迫問題。我國政府的管理體製要以協調綜合為改革方向,還要對國土資源的發展和改革提出新要求。
(二)管理職能的轉變
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市場監管以及經濟調節是市場經濟下政府的重要職能。要深化改革管理方式,推行政務的透明公開,建立服務型的政府是當前政府管理的發展方向。國土資源管理進行改革一定要做到以人為本,重視人和經濟社會的全麵發展,正確履行和轉變政府主要職能,關注國土資源方麵的民生問題,強化多種服務和社會管理。
(三)管理方式的轉變
國土資源管理要充分強調資源保障和資源保護之間的關係,開展保紅線、保增長的行動。這說明了國土資源的趨勢和問題,由以往重視程序性和證審批工作,轉變為重視經濟社會和國土資源管理的關係。尤其是國家賦予經濟調控的工作職能後,更是參與到社會經濟宏觀調控中。對國土資源進行管理,再也不能以資源視角為出發點,而是應該充分關注社會經濟和保護資源,重視資源產品和資源開發,承擔保障發展和保護資源的重要職能。
(四)管理手段的轉變
出現金融危機帶來了一個思考,政府職能在設置方麵,對於專業性比較強的職能政府不應該插手,推行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府應該放開權利。但是,政府缺少監管,任市場自身解決,可能導致混亂,甚至造成危機。因此,政府部門要發揮主導作用,這是我國當前經濟體製的特點,在宏觀調控的基礎上,讓市場發揮配置功能,隻有在政府部門的引導下,供求關係才能充分發揮功效。國土資源作為重要的政府機構部門,需要掌握市場規律,加強宏觀調控、積極調整政策,引導市場配置礦產資源和土地資源,充分發揮資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