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未見浮生(1 / 2)

那一夜,映雪是在看到兒子毫發未傷之後,才回了府邸。

“母親,父親他...”

“別說了,為娘都知道了...”映雪說這句的時候,大概是因為不敢麵對,微微閉上了眼睛。

那一夜,被世人杜撰了無數的版本,隻知道皇帝下令血洗了東宮,除了太子,其餘皆喪了命,而那替陛下清理門戶的為首者不是別人,正是安承賢的親舅舅—尹玉然。

映雪明白丈夫的立場,可人在麵對情感的時候是無法那般理智無情的,映雪為此事大概有三個月沒有認真地搭理過尹玉然,玉然自是明白妻子所為何事,也能理解她,好在是保住了太子的性命,將其貶為了庶人。

宣讀詔書的那一日,映雪躺在榻上直到正午,她並未起身去送那孩子最後一程,那天天氣微涼,下起了蒙蒙細雨,雨聲總是能讓人深陷沉睡之中,映雪是醒著的,玉然也是知道的,他選擇了尊重,即使妻子在某些事情上不會百分比認同自己,尹玉然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相信愛侶。

世間有一份這樣的感情,不求百分之百認同,隻要能夠理解,便足矣,映雪和玉然便是如此,無關相識的歲月。

那一日是承賢永生難忘的,一步一步向城門外走去的過程,似乎比自己已經度過的生命還要漫長,路邊依舊立著不在少數的百姓,承賢明白,這是父親對自己的懲罰,自己此刻似乎有些許的後悔,腦海中想到了故去的母親,母親握著自己的手要自己答應她這一輩子都陪伴著父皇時的種種,終究是錯付了。

自己五歲那年,父親將自己舉過肩頭開懷大笑,十五歲那年,父親帶自己出去圍獵,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降生的時刻,父親唇邊欣慰的笑意,然而這一切卻因辰倒下的那一場景全部失去了光彩,原本價值連城的東西變得一錢不值,隻因出現了更加珍貴之物。辰對自己來說是一種特殊的存在,似乎隻有他能參悟自己每一舉動背後的意味,這是一種默契,也是一種心有靈犀的感受,當你意外發現世界上真的存在這樣一個人的時候,你便無可救藥地陷了進去,為了那個人可以不再是原本的自己,這種傾其所有甚至是一種可以超越性別、年齡的存在。

當安佑寧的那把利刃直指承賢的那一刻,父子之間的情分便被生生扯斷了,安佑寧不得不相信太子是有謀逆之心的,隻是父母畢竟是父母啊,安佑寧並沒有治他於死地,那一刻腦海之中結發之妻的模樣閃現,到底是將利劍扔在了地上,之後賠上的卻是整個東宮人的性命,有人道天子都是心狠的,如此看來到也不為過,事實可以掩蓋,但不能抹掉所有,包括它的發生。

守衛的將領並未落井下石,反而一如往日地恭敬,讓這位王子帶著皇家最後的尊嚴悄然卻不失體麵的離去,這與平日裏承賢禮賢下士是密不可分的,所謂“人走茶涼”,不過是你的人格魅力不夠讓人念念不忘的體現罷了。沒有人知道,安佑寧一直佇立於城樓之上,目送了自己的兒子最後一程,眸色鎮定,沒有人知道此刻他的心中作何感想,身後的太監總管看了亦覺得悲涼,有誰人能了解此刻安佑寧心中的苦痛,下決定之時他是皇上,可此刻,他隻是個孩子的父親罷了。

安承賢的廢黜,便為其他皇子帶來了機會,那個位置是讓所有人都為之瘋狂之地。誰也沒有想到尹玉然向陛下推薦的竟是平日裏瞧不出什麼大智慧的安承曄。不少人私下議論尹玉然是有自己的小算盤的,可那時的尹氏手中並未握有決定性地力量,隻是人言可畏,麵對此般狀況,安佑寧也是深思了很長一段日子才下了決定。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承曄不是嫡出,可最終還是選擇了這個孩子,便也是命中注定要擁有的吧。

宮中漸漸興起了這樣的傳聞:芸娘已經完全取代了已故皇後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魅惑君主”諸如此類的評價比比皆是。映雪略有耳聞,到不完全認同。

芸娘所擁有的不僅僅是能夠使自己受寵不衰的本事,她的身上擁有的是一種大智慧,往往這樣的人也會特別的決絕,這也就造成了世人對她的偏見。當然,此般的分析是作為旁觀者所言的,倘若自己便是那當事者,怕便也難以免俗了吧。安佑寧睿智如斯,又怎會不知曉這樣的議論,卻依舊不動聲色,怕是隨自己的能力還是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