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務外包發展現狀及對策
經濟視界
作者:何誌良 晉妍妍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國的服務外包行業有了很大的進步,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為此本文從服務外包的概念、目前發展狀況並從優、劣勢兩方麵展開分析,最後為中國服務外包的發展提出了幾點對策。
關鍵詞:服務外包;優勢分析;劣勢分析;對策
一、服務外包的概念
服務外包具體指企業為了將有限資源專注於其核心競爭力,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利用外部專業服務商的知識勞動力,來完成原來由企業內部完成的工作,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中國服務外包發展現狀
據商務部服貿司數據顯示,從2013年1月到11月,我國國內共簽訂了143856份服務外包合同,合同總額達831.6億美元,同比增長60.6個百分點;執行金額為533.8億美元,同比增長37.8個百分點。其中,有534.1億美元是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的,同比增長47.8個百分點;執行金額為375.5億美元,同比增長38.3個百分點。 知識流程外包業務迅速增長。自1月至11月,信息技術外包、知識流程外包和業務流程外包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合同總額分別為266.8億美元、183.0億美元和84.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1.4、66.3和34.7個百分點。
歐盟、美國、日本和中國香港是進行國際服務購買的主要發包市場,在1月至11月期間,我國承接歐盟、美國、日本和中國香港的國際服務外包金額分別為60.0億美元、90.2億美元、44.7億美元和46.7億美元,占執行總額的16.0%、24.0%、11.9%和12.4%。
三、中國服務外包發展的優劣勢分析
1.優勢分析。(1)國家的大力支持及重視。在加快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服務外包作為新興產業之一,受到國家的高度關注。從2006年我國實施服務外包“千百十工程”以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先後出台了很多的優惠政策,涉及教育支持、財政扶持、稅收優惠等各個方麵。
(2)社會環境的優越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社會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發展服務外包具有無法比擬的環境優越性:①相對穩定安全的國內環境為整個社會發展營造了安定和諧的氛圍;②國民經濟的持續迅速增長為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且增強了富有活力的宏觀經濟。
(3)國內市場具備巨大的潛力。中國之所以能成為服務外包企業的最大吸引力是由於其巨大的內需市場潛力,很多國際服務外包企業都是出此目的而來到中國的。①作為擁有全球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我國市場消費需求的未來潛力是巨大的;②居民收入和經濟發展的快速增長,使消費和市場需求激速上升。
(4)相對較低的商務成本。節省成本是企業在進行接包地選擇和發包決策考慮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對於國際上的主要發包國家的成本而言,中國絕大多數地區的成本依然處於很低水平,特別是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勞動成本、土地等普遍較低,在世界主要的接包地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