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中醫藥與防癌杭癌(5)(1 / 3)

(1)取白參30克,牛乳300克,甘蔗30克,雪梨30克,蜂蜜適量。將甘蔗、雪梨榨汁備用。人參放入沙鍋中,力d400克水,煮至100克,與牛乳、甘蔗汁、梨汁和勻,調入蜂蜜即成。不時頻頻咽服。適用於晚期食管癌。

(2)取白參3克,蜂蜜50克,大米100克,生薑汁、韭菜汁各適量。將人參切片,與淘洗幹淨的大米一同放入鍋中,按常法煮粥,粥熟時調入生薑汁、韭菜汁和蜂蜜,稍煮即成。早晚餐食用。適用於食管癌患者。

人參大補元氣而益血養津,曆代本草均將其列為補品之首。中醫認為,大凡癌症之發病,多由於人體正氣之不足,抗病能力下降所致。人參抗癌抑癌,其作用機製就在於大補元氣,扶正祛邪,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抑製胂瘤細胞的繁殖和生長。人參製劑與其他化學治療藥物合用,既可起到增效作用,又可以減少化學治療藥物的毒副反應。

地黃可以防癌抗癌

地黃又名幹地黃、生地黃、生地等,藥用為其根狀莖。地黃味甘,性寒,人肺、胃、肝、腎、膀胱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抗癌抑癌的功效,適用於舌癌、鼻咽癌、肺癌、肝癌、皮膚癌、膀胱癌、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

杭癌功效

地黃主要含有苷類、果糖類及多種氨基酸、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a類等成分,其抗癌症有效成分為地黃多糖。研究表明,地黃有較好的抗癌效用。實驗顯示,地黃多糖對肉瘤、肺癌、黑色素瘤及肝癌等多種小鼠移植瘤有明顯的抑製作用,並能調節免疫功能,增強免疫細胞對癌症的殺傷能力。此外,還能增加白細胞及血小板,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有利於抑製癌症生長。地黃廣泛應用於食管癌、肺癌、腎癌、宮頸癌、淋巴癌、白血病、骨癌等多種癌症,尤其對食管上皮細胞重度增生有較好的治療作用,能阻斷和防止癌變。

應用舉例

地黃抗癌有兩種用途:一是用作癌症患者的食療,尤其是手術或放射、化學治療後的食療;二是用於癌症的治療,常與它藥配伍為複方煎服。煎湯服常用量為30-60克。

(1)取生地、天冬、魚腥草、山海螺各30克,紫草根20克。加水煎汁,每日1劑,分3次飲服。適用於肺癌屬陰虛內熱者。

(2)取生地、龍葵、豬殃殃、土茯等各30克。加水煎汁,每日1劑,代茶飲。

適用於膀胱癌。

(3)取生地10克,生牡蠣30克,生龜版20克,鱉甲10克,天麻15克,天竺黃10克,川貝5克,紫雪丹3克(分衝)。加水煎汁,每日1劑,分2-3次服。適用於腦瘤。

(4)取地黃、黨參各30克,淮山藥15克,紅參須12克,麥冬9克,大棗10枚。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於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5)取木香15克,鮮生地30克。木香研末,與鮮生地一同揭

為餅,敷於患處,配以熱熨,每日2次,每次30分鍾。適用於乳腺癌。

(6)取幹地黃、黃芪、莪術、炮山甲各30克。上藥為末,煉蜜為丸,每丸重約10克。每服1丸,每日3次,以米湯送下。適用於腎癌、膀胱癌。

地黃屬滋補類扶正抗癌中藥,可用於肝腎陰虛、邪盛正衰的癌症患者。經常服用地黃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改善免疫功能,抑製胂瘤細胞的增生,延長生存期。脾虛便溏、食欲不振者慎用。

茯等主要含茯等聚糖、茯等次聚糖等多糖類和茯等酸等三萜類化合物,其抗癌有效成分為茯等多糖。研究表明,茯等有良好的抗癌功效。其茯等次聚糖能明顯抑製肉瘤的生長,抑製率高達95%以上,並可阻止宮頸癌的肺轉移。臨床實踐表明,茯苓及其提取物茯苓多糖對鼻咽癌、胃癌、皮膚癌、膀胱癌等有治療作用。

茯苓防治癌症以煎汁或提取有效成分內服為主。煎服常用劑量為每曰15-20克。

(1)取白茯苓20克,菱角80克,薏苡仁30克。加水煎汁,分2-3次服,每日1劑。適用於胃癌、肺癌、肝癌等。

(2)取白茯苓20克,蘆薈15克,薏苡仁30克,石見穿20克。加水煎汁,代茶飲,每日1劑。適用於肝癌、膀胱癌、宮頸癌等。

(3)取茯苓、豬苓、天花粉、半枝蓮各20-30克。加水煎汁,分2-3次服,每日1劑。適用於宮頸癌、卵巢癌等。

(4)取茯苓、丹皮、赤芍各9克,元參6克。加水煎汁,分2次服,每曰1劑。適用於原發性肝癌。

(5)取茯苓皮20克,牽牛子15克,石見穿20克,大腹皮15克。加水煎汁,分2次服,每日1劑。適用於肝癌腹水。

(6)取茯苓(研粉)1000克,大棗(加水煮至七成熟,去皮、核,搗糊)1500克。將茯苓粉與棗糊拌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