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組織理論專家王鳳彬博士把企業組織分為三類:一是關於資產構成以及與其相關的組織,即財產組織;二是關於產品生產經營過程現場作業活動的組織,即作業組織;三是關於財產使用和生產經營過程的管理活動的組織,即管理組織。企業組織的這種劃分,即企業組織=財產組織+管理組織+作業組織,基本上得到理論界的認同。更確切一點,我們可以按照企業的三個層麵來描述,即
企業組織=治理層組織+經理層組織+作業層組織
按照層次來劃分組織,是一種縱向劃分,企業組織還可以橫向劃分。如分為管理組織和經營組織,即企業組織=管理組織+經營組織。管理組織的重心在於內部,它以管人為主,追求效率或組織穩定性。經營組織的重心在於企業與市場之間,以管業務為主,追求效益或對外應變。如直線—職能製中的職能機構就是管理組織機構,而M型結構中的事業單位就接近於經營組織。我們不能忽視企業的經營組織。如果經營組織是有效的,那麼管理組織的效率越高,企業的收益就越大。如果經營組織是無效的,那麼管理組織的效率越高,企業的損失就越大。比如營銷組織的工作有問題,那麼生產作業組織的產出率越高,產品積壓就越多。當然,對於有的企業來說,管理組織與經營組織也是難以分開的。
“組織”在中英文裏,都既是名詞也是動詞(ORGANIZATION ANDORGANIZE),因此我們對組織也要“一分為二”。從組織的名詞性涵義來看,組織是一種靜態的空間組織,組織結構的固定形態。從組織的動詞性涵義來看,組織是一種時間組織,即管理或作業活動的連續過程。
組織的形態也存在兩方麵,即組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形態。外部形態是指組織結構的外形,組織體製的框架等方麵的外部特征。組織內部形態是指組織文化,組織素質和權利分配等方麵的特征。在一定時期內,組織的外部形態不一定或不完全反映組織的內部形態。比如在同一時間段內,不同企業具有同樣的組織結構形式,但它們的組織文化和組織素質有可能是不同的。從企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來說,或從一個企業長期發展來看,組織的內部形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決定其外部形態,正如美國學者斯蒂芬·P·羅賓斯在其所著《管理學》中所說:“組織結構反映文化價值觀”。組織的內部形態是近幾年來國內外組織研究的熱點問題,如對學習型組織,組織價值觀等方麵的研究。因為這些方麵雖然不是組織結構外形的直接表現,但它們是一個組織成長或發展的內在動力,或者說在這些方麵采用有效做法能夠積累一個組織的核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