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忍不拔,持之以恒。滌除雜念,專心致誌。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無知無欲,通達四方。”這是道家描繪的至高心境要求。
可放眼如今修真界,即便是金丹修士又或者是元嬰修士,又有幾人能達到這樣的心境要求。
如今的修仙界就像是一塘渾濁的汙水,虛榮浮躁,爭權奪利,以力謀私,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名利之人比道心還要重看似繁榮的背後卻是死氣沉沉。
然展鋒卻在凝煉偃甲獸的骨骼的過程中莫名其妙便進入了道家心境要求的‘堅忍不拔,持之以恒。滌除雜念,專心致誌’的至高境界。
雖然他無法做到心如止水,無為而治,無欲無求的境界,可他的心境相比之前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相比那些貪慕虛榮,浮躁牟利的修士高出不止一個檔次。
在修仙一途中,凡人對天道的認識就像是剛剛出生的嬰兒,練氣修士對天道的認識就像是六七歲的孩童,對於天道的認識就好比六七歲小孩對陌生世界的認識一樣,永遠都局限在自己生活的小範圍內,終日麵對的都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和事,始終無法看到外麵的世界。
然展鋒心境上的變化就像是一個六七歲的孩童踏出家門,看到了外門的世界一般,雖然範圍還是被局限在一個很小的空間中,可他卻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與六七歲孩童一樣,他看到了除了父母之外各型各色的人,對外界也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
同理,展鋒心境的變化也讓他觸摸到了一絲若有若無的天道規則,達到了一個修道者基本的心境要求,對天道有了一絲基本的認識,隻不過這種認識是無意中產生的,還需要他去發現。
當然每一個人的道心都不相同,展鋒因為心中的執念,可能永遠都達不到王小二那種與生俱來的無欲無求境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他也不可能做到心如止水的地步。
不過,大道三千,殊途同歸,魔道亦可為道,展鋒心懷執念未必就沒有得道成仙的機會,隻不過他走的是一條充滿血腥坎坷荊棘的殺道,而不是善上若水的無為之道。
不知不覺間,一個時辰悄悄流逝,對修士而言一個時間隻不過是曇花一現。
心境上的變化幾乎讓展鋒忘記了時間,仿佛像是一個木偶一樣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手中單調的動作。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正是由於展鋒堅忍不拔,持之以恒的堅持,一個完整的人形骨架漸漸的露出了真容。
因為展鋒心中盡善盡美的要求,火焰中那白裏透藍的人形骨架仿若一具被焚化的軀體,大小,高矮與常人一般無二,雖然被紅蓮火影籠罩,可那猶如活物一般的骨架不禁給人一種陰森的感覺,因為他太真實了。
“收”
展鋒突然大喝一聲,手中動作猛然一收,漂浮在空中的紅蓮火影瞬間消失,此時再看凝形完成的骨架,仿佛就像是地獄中爬出來的骷髏,白森森的骨骼上隱隱冒著一絲絲蔚藍的鬼火,模樣神十嚇人。
就連展鋒看到之後都倒吸一口冷清,雖然是自己親手製作出來的,可背後涼颼颼的感覺更加的明顯,頭皮不禁有些發麻,心裏也萌生了一絲寒意。
待人形骨架完全冷卻之後,展鋒神識一動,漂浮在空間猶如幽靈一般的骨架緩緩的落在了展鋒的前麵,因為沒有關節和筋脈,血肉的連接,在失去展鋒的神識支撐之後,瞬間,變成了一堆散亂的白骨。
展鋒暗暗的咽了咽口水,也顧不上心裏那種奇妙的感覺,立即拿起一根骨骼看了起來。
“質地緊密,外表光滑,大小長短無差。”
按照偃術的評價標準,展鋒握著一個骨骼呐呐自語的說了幾句,隨即輕輕的吐了一口氣,用了將近兩個時辰的時間,他終於成功的煉製出了一副合格的偃甲獸骨骼。
雖然靈力有所消耗,可展鋒卻沒有打坐恢複,而是開始凝煉偃甲獸的另一個部件——關節。
根據偃術玉簡記載,人體一共有一百四十三個關節,而且關節對偃甲獸的重要性與對人體的重要性是一樣的。
它是連接骨骼、保持偃甲獸協調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關節還有減震的效果,這對活動相對劇烈的偃甲戰甲非常的重要。
也正是因為這樣,關節所采用的材料遠要比凝煉骨骼的材料要求更高,偃術玉簡中記載,關節的煉製材料必須達到剛柔並濟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