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班幹部的學問
擁有“絕對權力”的班主任是寂寞的
很多喜歡看武俠小說的人都有這樣的認識:看多了,覺得武林高手的日子也確實不好過,放眼天下,就武藝來說,已經沒有人是他的對手了,終生的才華沒有顯露的地方,豈不太寂寞?難怪金庸寫的武俠小說《神雕俠侶》裏,一個叫“獨孤求敗”的高手最後寂寞而終啊!連求敗都很困難了,你說,他活著還有什麼趣味?
如果在一個班級裏,無論是班級日常管理,還是學生活動組織,都由班主任一個人說了算,學生隻是服從命令的份兒,反應平淡,甚至很寂靜,班主任是不是也感覺到困惑?盡管平時看起來,他在班上說一不二,言出九鼎,號令一下,軍令如山倒。可是,學生聽話是聽話,卻沒有積極性;事情做了,但是沒有效果;班上平靜,卻是沒有生命力……
——這就是缺乏民主氣氛的班級的感覺。
初當班主任,一些帶班的老班主任就告訴我:帶班一定要嚴,班主任說話一定要做到,在學生麵前,哪怕是專製,也要擁有絕對的權力。
那時我在班上,可以說要多威風就有多威風。能夠想到的高壓政策都用到了,比如學生遲到,老班主任告訴我說:罰跑步,遲到一分鍾罰圍繞操場跑4圈,遲到5分鍾罰20圈。學生抵抗,就喊家長來帶回去。違反班級紀律,就去挑垃圾,一次挑10擔,反正學校垃圾有的是!上課講話,喊到教室後麵去罰站……辦法很多,效果大家也可以想像到,那時在我班上我就是絕對的王。確實,班上沒有遲到早退的,上課也沒有講話的,甚至我上課的時候,連學生的讀書聲都是小聲小氣的。
可是,學生跟我有隔膜。有什麼問題也從不向我報告,班級活動平平常常,成績嘛,那更是說不出的味道——作業做了,就是成績上不去,老在全校排在倒數第二第三的位置。我想這樣不行,長期下去,我自己會累死,學生也會累死。
我決定換一種方式。
首先,我在班上宣布,廢除一切由班主任說了算的做法。所以當我一宣布的時候,下麵學生是高呼萬歲,真讓我感慨萬千。然後我組織學生自己來製定班級管理製度。剛開始的時候反應很冷漠,都專製慣了,我現在來講民主,他們不習慣,不適應,也不相信。有些膽大的學生說:“不可能由我們說了算吧?這肯定是個陷阱!”也有學生認為:“這是班主任要我們把想法全說出來,然後一網打盡!”
於是,我在班上成立了一個由兩名學生幹部、兩名共青團員、三名普通學生組成的“立法委員會”,負責征求大家的意見。一周之後,我在班團活動課上組織大家討論。由於“立法委員會”的同學們事先做了大量的工作,討論的時候氣氛很活躍。大家就製定班級的各項規章製度,包括班歌、班風及班紀律處罰條例等方麵充分發表了意見。我讓“立法委員會”的同學一一記錄整理,共22個方麵56條。最後,由同學舉手表決,通過了28條作為班規。
通過之後,為了讓他們自己製定的條例落到實處,我建議同學們推選一位同學來擔任班級法律谘詢官,專門收集、整理、解釋班規;推選一位監察長,並組織一個監察委員會,負責按照班規向班委會提交違紀行為處理方案;推選出教室、寢室、就餐、衛生等方麵的紀檢委員各一名,分別負責所分管的“塊”的紀律工作,而且要求,擔任這一職務的,不能夠和班幹部交叉任職。這樣,就在班上形成了一個權力均衡、平等製約的監察機製。大家都充分參與到班級管理建設,以後有什麼問題,都由他們說了算。
人人有權力,人人有職責,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馬上調動起來。也真是應了那句俗話:“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小丈夫不可一日無錢”,這些有了權的學生,處理起事情來雷厲風行,不但自律情況比以前強多了,而且新的點子、新的思路也不斷湧現。
有同學對班費收取、管理、支出有疑問,於是組建了“理財委員會”,專門負責管理班費。
有同學對班級活動有想法,他們就成立了專門的“班級活動籌備委員會”,負責組織班內的各種活動和組織參加學校大型的文藝活動。
還有人覺得,班長不能夠一個人當,“皇帝”輪流做,好!那就實行班幹部輪換製。後來在執行的時候,學生還提了兩點意見:一是輪換時間太長了,三年畢業了,還有同學沒有嚐到做班長的味道,不公平;二是有些同學確實不是帥才,不是人人都能夠做班長的。怎麼辦?於是又采用了“值日班長”和“固定班長”相結合的辦法,每天安排一名同學擔任值日班長,負責班級管理工作,由固定的班委會協助開展工作……
這樣執行了一年,我欣喜地發現,班級紀律比以前更好了,學生跟我交流的次數更多了。最大的變化是,班級民主環境好多了。學生大膽參與班級管理,集體榮譽感十分強烈,學習成績一日一變,一個學期就躍升為全校第一,而且保持到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