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年愛友嘉,出生在四川一個偏遠的小山村!父母親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早上一早吃了飯就上山幹活了,到了晚上天快黑時才挑著黑漆漆大水桶回家;母親甩著酸痛的臂膀走近廚房忙著做飯,而父親則卷著葉子煙,這就是年愛友嘉記憶中第一眼父母的樣子。
年愛友嘉的爺爺叫年愛增華,字占武,道號玄真!村裏稍有學問的人都稱他是陰陽先生,就是給看墓地的那種,遇上哪家死人了便去幫人做法事,一做便是從天黑做到天亮。在最早的時候,死一個人,陰陽做法事的書都是用擔子擔去的。但新中國成立後,古書也改成了白話文。因為要破四舊,道士這活是不允許的,因而家裏不少的古書也燒了,二爸說在家裏的鍋灶裏足足燒了三天才燒完;最後這些凡是從事與陰陽有關的人都被帶去關押了幾天,說是要糾正這些人的思想。
這門手藝是從年愛友嘉的祖祖爺那傳過來的,聽說當時祖祖爺是九兄弟,而每人都在外麵學了一門手藝!祖祖爺學藝後很少出去給人做法事,一般都是在街上畫蛋但他每次上街所掙的錢也就隻夠他吃碗麵!
到爺爺這一代時,雖到中年有了點名氣,但好多時候在主人家做了幾天幾夜的活卻沒收分文!爺爺說看著前來奔喪的客人都是吃稀飯,而他自己卻是一碗幹飯!可見主人家是有多麼的重視自己,如果自己收了主人的錢,那不是心裏過意不去。雖然錢不多也就一塊多錢,但在那幾年家裏因死人而借錢的又不占少數,而有的甚至棺材錢都沒得,直接席子一卷,挖個坑便把人埋了。
父親本是六兄弟,那幾年恰正值五八九六零年前,因為生活緊張!後來活下來的隻有老大、老四還有老六!年愛友嘉的父親排行老六叫明詳,字福地,老四明凡、字福垣,道號名法。年愛友嘉叫明凡叫的是二爸(又名二伯的意思)。
二爸說新中國成立的前一年,那時幾兄弟都還沒分家,因為家裏的人多!父親便借錢買了一百餘畝的田地民;第二年剛要上莊時,就逢值鬥地主!家裏本是要被評為富農身份的,但因為當時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話,才勉強被降為了中農身份。
後來年愛友嘉知道的是:爺爺現在還在還早年借來的錢,因為年多月久,有好多的人都過世了,爺爺就把錢還放在了寺廟裏麵,爺爺說這是為了不給自己帶過!什麼是過?就是罪孽的意思。
爺爺說當時評成份的時候,還是多虧了一個人!那個人是個部隊上當官的人,他當是說話的份量是能管事的,他叫許青山。
許青山有個兒子,雖然結了婚但老婆不能生育,不過好在的是,兒子有個剃頭理發的技術。趕集時,便背著家夥到街上卻給人剃頭,五毛錢一個。洗頭用的是皂角,但這人很細心,他說男孩子的頭要剃幹淨些,要不然以後會長成個掛臉胡。平常時候,若是哪家死人了,便去幫忙剃頭,一個兩元。
大伯在年愛友嘉的記憶裏是稀少的,自從懂事後年愛友嘉就很少看到他了。
母親和父親是經人介紹認識的,所以年齡上有點差距,那個時候因為條件原因,年愛友嘉頭上已經夭折了一個兩歲的哥哥和一個剛出生的姐姐!生下年愛友嘉時父親已是四十歲了而母親也是三十幾了。具體母親多少歲?年愛友嘉也是沒有細算過,因為他對母親是有著一種抵觸心的。雖是這樣但那時候每當打雷下雨時,母親就會告訴年愛友嘉說這是天上的天兵天將在打架了,而印在他腦海的便是娘倆坐在門檻上看雨的情景!而這卻是年愛友嘉一整個沒讀書之前所能記得的事了,因為他覺得那也算是印象最深刻的幾件事之一。
年愛友嘉認為他的身世像是個迷!他一直這樣認為著,因為他每次問母親自己是從哪來的時?母親總是會告訴他說:“是從後山上去撿柴時撿回來的。”因而,年愛友嘉常愛到屋後那片竹林去玩耍,總喜望能找到點什麼?
年愛友嘉知道母親其實是愛他的,一次,母親在廚房裏和麵做饅頭,而他剛進門時,就見父親把一蒸籠的饅頭全部扔了出來;年愛友嘉躲在門後不敢出聲,隻是聽著廚房內父親的粗言粗語,後來便聽著母親的哭聲從屋內傳了出來。父親經常會因為生活上的事而時常對媽打罵,年愛友嘉雖一直在一旁勸說:“爸爸,你們不要吵了,”但每次似都是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