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關於生活
人活著就是生活。這是我理解,人為了生存下去而進行的一係列活動就是生活。我小時候聽過一首關於生活的歌,那歌告訴人們不要被生活的擔子壓倒,要人們吃苦耐勞,然後就會過上好日子。我就想啊,什麼是好日子呢?那時我家是很貧的,一家四口全靠父親過活,我父親一天的勞動被我們消耗幹淨什麼也剩不下來,可是那時父親並不覺得生活很苦。至少那個時候父親還有時間陪我和弟弟。因為那時候人的心是平靜的,隻是為了生活。後來大家的生活都好過了,父親也通過他的頭腦創造出了一番事情,養我們兄弟成人,蓋了新房子,買了車,生活看起來是挺不錯的,可是我父親現在卻很不快樂。
我覺得人的生活是好是壞完全由心理因素決定的。跟有多少財富沒有多少關係,隻是世人都向富字奔,能有幾人寧為貧。想得到的太多,卻又沒有那麼大的本事,一生辛苦換來的隻是悶悶不樂。人要有理想,但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每個人都不願平凡,可大多數卻也平凡一生。年輕時的宏圖大誌,很多人隻是隨口說說,人雲亦雲罷了。
我可沒有說人可以不思進取,不思進取就不能叫人了。我隻想說人要根據自己心中所想和自身的條件去實現他所向往的生活,不管得到多少都應當是快樂的,隻要是活著。
人應該做到“知足長樂,知知不止”的生活方式。什麼是“知足長樂,知知不止”呢?就是今天得到是多是少我總是快樂的,可是我不能明天就不幹活了,每天我都是高興的。那麼要是失去了呢?失去了就應該高興了,你看本來失去了東西,現在又要失去好的心情,多麼不劃算。
生活呢,就是一種心態。富而不驕,貧且樂。這樣的人生豈不快樂?
關於學習
我從一懂事起就被父母稀裏糊塗的塞進了學校,我問為什麼?父母說別的孩子都這樣所以我也要這樣。那時我明白了上學隻是為了和別人一樣。
我總是認為這上學和學習是不同的兩碼事。上學學的隻是數上的不知所雲,為的隻是分數。我小時侯大人們問我為什麼要學習的時候,我總是說為了考個好成績不被父母挨罵。就是為了這破分數我還哭過好幾次鼻子,好幾次還和父母發生吵鬧。現在想起來這學習還真害的我好苦,我的命運也都被這分數絞的亂七八糟,什麼時候我才能不為了分數而學習呢?什麼時候我才能為學習而學呢?人家周總理能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沒有那麼大的誌向,我隻有為了讀書而讀書了。這話聽起來挺別扭的,可是我問你讀了幾本書的時候你就真的知道自己讀的書真沒幾本。
現在的學生上大學都有一種他媽的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覺,貪戀愛比父輩們彈棉花還勤,直到畢業的時候才覺得真的要讀幾本書了,可是晚了,該生活了。於是走進生活,十年工作讀書忙,十年養兒斷肝腸。五十本想有座房,六十回想話淒涼。待到七十燈油盡,來生做個讀書郎。
有人說我這話很臭,的確,我這話很臭,臭不可聞,臭不能聞,可是這臭你將來又勢必會聞。
好了,關於學習我就說到這裏。因為中國的教育實在沒得說的。
關於學校
學校這個東西實在沒有什麼好說的,說白了就是讓你父母掏錢把你交在這裏,然後請一些老師來教給你一些所謂的知識,把你進行一番加工,造成成品,然後扔出學校算是了事。完全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才加工場,這個加工場的加工成的東西更是不負隨便責任,這方麵就拿男女關係來說,隨便把人家搞個大肚子,隨便讓人家搞個大肚子,隨便把這孩子打掉,隨便繼續大肚子,隨便我就不說了,隨便大家都開始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