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驚蛇跡(2 / 2)

程越正暗自神傷之時,突聞前方隱隱有喧嘩聲傳來,抬頭一看,隻見不遠處火光遮天,一座城垣模樣的建築橫臥在光影之中,正待出聲相問,隻聽得韓奎朗聲笑道:“參軍,前方便是襄城縣了。”

柳昕在馬上揉了揉腰,笑道:“多蒙韓縣尉一路護持,今晚總算可以睡個安生覺了。老夫終究比不得你們,騎了這麼長時間的馬,著實腰酸背痛。”

“參軍敬忠王事,遠來奔波,韓某看在眼中,感佩於心啊。”韓奎歎道:“想來劉縣令必已得知參軍行程,早在衙中設下接風筵席了,參軍且隨我一同進城吧。”

柳昕哈哈一笑,大叫道:“好!進城!”

“且慢!”程越朗喝一聲,緊走兩步來到柳昕身旁,輕聲問道:“參軍,張凡、李泰兩人奉命前來通報,此刻按理應在城外迎候才是,為何卑下至今仍未見此二人?”

“這個……”韓奎匆匆瞥了柳昕一眼,澀聲道:“這個韓某也不知何故,要不然,韓某再遣人進城探問一二?”

“不用了。”柳昕朝他搖了搖手,阻止道。說著,他又轉過臉來,對程越淡然一笑,不以為意地說道:“你啊,就是心思太重。韓縣尉既已遣人回縣準備,張、李兩人必是被劉琛留在衙中了。你素來謹慎小心,這雖說沒錯,但卻顯得格局太小,讓韓縣尉笑話了。”

韓奎聽了,暗暗舒了口氣,陪笑道:“參軍言重了。程隊主年紀雖輕,卻如此細致周到,著實讓韓某慚愧無地。”

柳昕與他說笑了幾句,不多時,一行人來到了襄城縣城門之下。襄城得名於春秋戰國時期,原屬楚國邊城,地理位置較為重要,素有“西扼陝川”之勢,原名氾,後因周襄王曾在此築城避難,楚人便命其城為襄城。

此時的襄城雖已不能算是邊城,但其西扼陝川之重要性使得它的地理位置仍然舉足輕重,縣城北近北汝水,城垣高約2丈有餘,雖多有修繕,但依然難掩戰火摧殘的痕跡。鄰水之處築城門一座,號為北門,上有城樓一座,卻不甚高,僅隻一層,樓中未設燈火,在城垣內外光亮的映照下,隱見簷角如飛,柱紅似血,透著一股肅殺的靜默。北門城門洞開,兩排麵無表情的精壯縣卒各持火把站立在城門兩邊。

韓奎悄無聲息地驅馬來到柳昕身側,與他並馬進了城門洞,笑著說道:“韓某恭迎參軍入城。”

柳昕頗有些意外地看了看空蕩蕩的城門洞及城門內空無一人的街市,疑惑地問道:“貴縣這是何意?”

韓奎聞言也不答話,隻伸手向城內一示意,道:“請參軍入城。”

“豈有此理!”被韓奎擠到柳昕身後的趙況聞言怒喝道:“這就是你們襄城縣的迎客之禮?你們縣令呢?劉參軍都到了城門口了,怎麼還不見他出來?”

程越見韓奎淡淡地看了眼滿臉通紅的柳昕正要說話,心中猛地一跳,他知道,韓奎十有八九是想將自己等人強行裹挾入城,自己雖不知他為何會如此膽大妄為、有恃無恐,但今日之大禍已在眼前。現在能做的,就是趕在他動手前,先用武力震懾住他,讓他心有所忌不敢貿然動手,之後才有想辦法脫身的可能。情急之下,他不待韓奎開口,忙向劉無敵使了個眼色。

“你個沒長眼的混賬東西,竟敢衝撞你劉爺爺的馬?!”一聲爆喝響起,眾人隻見劉無敵狂躁地將一名縣卒提在手裏,大吼道:“螻蟻一樣的東西,也敢在劉爺爺麵前放肆!滾!”話音未落,劉無敵猛地將那名縣卒舉過頭頂,狠狠地摜在地上。隻聽噗通一聲悶響,那縣卒直直地仆在城門洞中,煙塵飛散之下,隻見那人七竅之中鮮血狂噴,未及慘呼一聲,雙腿一蹬便已然僵直不動了。

“你!你竟敢在此殺人!”柳昕和韓奎等人尚在驚愕中未曾反應過來,之前被韓奎留在城門外警戒的那五騎縣卒便猶如瘋魔般地抽刀朝劉無敵奔了過去:“受死吧!”

“來得好!”劉無敵興奮地一聲狂吼,猙獰地舔了舔嘴唇,雙臂一用力,將他馬上橫著的那杆大鐵戟在手中舞動開來,照著奔在最前麵的那騎縣卒狠狠劈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