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對於風險貸前控製要從兩方麵來開展:第一,建立完善、先進的預警係統。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的風險計量模型,設計符合國有商業銀行的模型框架和參數體係,構建信貸風險度量模型並且建立大規模的基礎數據庫,以保證信用風險管理工具的數據需要;通過建立一支專業化水平的風險評級團隊,利用國外先進商業銀行的評級手段,來不斷完善和更新內部評級係統,將風險控製在設定承受的範圍之內,尤其要加強高級計量方法的研究,以精確預測銀行損失率。這樣,可以根據不同的客戶情況,在貸後風險處置時選擇最佳的規避手段,以大大降低風險度。第二,嚴格規範信貸審核、評估程序。由於國有商業銀行信貸審核程序漏洞較多和缺乏約束機製,信貸員徇私舞弊現象嚴重,引發大量不良資產。因此,要建立一套標準化、可行性強的審核程序,信貸部門的審貸要分離,權利要分散,信息要透明化。
其次,完善銀行監控體係。國有商業銀行人事職能安排錯位,權利過於集中化,對稽核監督係統監管分支機構的經營,由於稽核部、監察部的職責難以界定,沒有獨立性,導致無法監控全行風險。其次,監控方式過於單一,過於死板。因此,完善國有商業銀行的監控體係,就要有合理的人事安排和權利分配,逐步實現私有化、公司化的人事結構,同時,可以實行流水式的、不定期的檢查和評價監控手段,從實質上提高監控能力。
4.4改善信貸結構、分散風險
前麵已經提到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過於集中化,長期以來都有三大特征,“大項目、上市公司、國有企業”。在地方政府的幹預下,集中貸款給這些壟斷企業、上市集團、國有企業,還包括其他慈善性質的項目,加之國有企業這幾年的盈利下降,破產成本很大,出現資不抵債,這些風險全部都轉嫁到銀行身上。國有商業銀行要擴大投資範圍,把資金分散到中小企業上,以及其他新興行業,以分散風險。另外,國有商業銀行的資金過於長期化,為了優化信貸結構,平衡風險,銀行同時也要注重短、中、長期的貸款分配比例。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麵來展開:一是金額分散,指國有商業銀行對某一客戶,尤其是對國有企業授信控製在一定額度內。二是行業分散,指銀行選擇多個行業領域來投放資金,避免過於集中某一產業。三是時間分散,降低資產的平均期限或提高短期資產的比重,均衡分配貸款時間,以增加資產流動性以防範信用風險。
4.5植入健康的信貸文化
信貸文化是銀行經營成敗、長期穩定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在銀行內部,要營造風險控製氛圍,植入“以誠為本”的健康文化於每個員工心中,把銀行發展和自身發展相結合,推行貸款責任人製度,嚴格執行信貸審核流程。同時信貸風險涉及銀行多個業務部門和員工,風險管理需要全員的參與和各部門的協同配合,建立以風險控製為核心的信貸文化,從信貸員到各個管理層,強化風險意識,防範意識和責任意識。逐步淡化對國家以往的依賴心態,貸前在信貸審核和風險評估上嚴格把關,貸後積極參與跟蹤、監督、溝通等工作,主動承擔風險損失,杜絕以往“隻放不管”的做法。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和國有商業銀行發展相匹配的健康信貸文化。
The 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Credit Crisis Causes
and Evading Measures
YANG Qian,MEI Hong-chang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Abstract:As the financial most important carrier,the national commercial bank"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of national commercial Banks,different economic system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changes,all influenced the 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s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to different extent.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bank two angles analyze the 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s special reasons,and use the credit exit game-theory to support. At last,put forward some related risks evading measures to the prob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