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夏天,當全國人民還在為新中國建設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的時候,我的祖父---孔章根才剛剛在部隊裏加入中國人民共產黨。
祖父一輩子都遵循著一個黨員和革命人的精神和操守,在自己剛剛十八出頭的時候便已參軍,分配到了北京駐守的某野戰部隊。
在連隊裏雖然來自江南水鄉的孔章根身材矮小,但由於自身的勤奮努力成為了連隊裏甚至師裏的業務尖子。如果沒有後來的事,孔章根可能會在部隊安安穩穩的過半輩子然後轉業回家。然而事實並沒有那麼多的如果,正因為如此才有了我們的故事。
那時候五十年代離全國解放沒過多久,在部隊外麵地方上,國民黨殘餘勢力還在隱秘的地方製造破壞試圖重新攻反大陸。
那時候朝鮮戰爭剛剛結束,部隊士氣很是高漲,所以為了配合安保人員對特務實施打擊和絞滅,各地的駐守部隊都會抽調各個有作戰經驗的老兵去帶部隊進行武力鏟除。
孔章根那時的老班長,據說一個很是憨厚的老實人就是參加過解放戰爭的老兵,在一個名為923的行動中被抽調,但回來時僅僅是一具棺材成為了烈士,追授一等功。
對於老班長來說死後的光榮已不再有用,但對於還在世的人來說也僅僅是一種追憶。
本該將老班長遺物送回老家的孔章根被臨時攔了下來,告知923行動還未結束詢問是否願意參加。
那時候為革命獻身是一種光榮,更何況是可能為老班長報仇的機會,在沉浸在悲傷中還未回過神的孔章根幾乎瞬間就答應了參加誌願。
在部隊準備了兩天後,孔章根攜帶著自己的檔案和裝備登上了皮卡車。隨後的行程足足過了一周,其中甚至動用了當時並不富餘的火車來托運。
在火車上交出自己檔案的孔章根順利和車廂裏的士兵彙合,據那時小道消息說火車上拉了整整一個加強團。在懷著一方麵對行動規模之大的震撼和一方麵對未來目的地不確定中,孔章根終於踏上了改變他一生的行程。
在全封閉的車廂裏呆了幾乎不知日月的時日後,孔章根他們終於在一聲汽笛中下了火車。沒有想象中的嘈雜,火車外麵的站台並沒有老百姓的存在。一塊水泥澆築的地麵幾乎是在這密林中唯一存在的人造建築。
火車下下來很多士兵,在下車後列隊完畢統一配發了武器,並由臨時擔任的政委重申了保密原則。
緊挨著水泥地麵駐紮好了營地,在第二天來的一列火車中運來的物資和一群二三十人的技術人員,從淩亂的對列看得出並不是軍隊出身。
當天下午就組織了小隊護送兩三名技術人員去密林裏進行勘察,而在隨後的晚上指導員就抽調骨幹組成了第二小隊,孔章根作為唯一未上過戰場的列兵,因為是偵察兵精英也在其中。
統一配給了頭盔、戰術包、54手槍和解放時繳獲的毛瑟衝鋒槍,這一身裝備在當時的中國絕對算是武裝到了牙齒,還每人還掛載了4顆手雷換了陪應密林的綠色作戰服。
沒有帶被褥和幹糧,配發的是睡袋和壓縮餅幹和巧克力,還有一些手電、繩索這些偵查兵常規裝備。
這樣的行裝配備是孔章根這種在當時中國一流的偵察兵也沒有過的待遇,包括54手槍在當時也是聽說剛剛研發成功還未全軍配備。可以說,在拿到這些裝備後孔章根一方麵是對武器的愛不釋手,一方麵是對未來路途倍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