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繳獲到三四萬匹還算堪用並且能夠駕禦的馬匹還是讓張海對重創敵軍精銳有了一些期望:“敵軍的主力還會來打算主動進攻我們的隊伍麼?”
劉洪濤對此卻並不樂觀:“在雙方對對方的作戰能力都有一定了解的情況下。我想他們這次選擇撤退就已經不太可能在以後主動進攻嚴陣以待的我軍了。如果我是李峰,顯然會率領部隊盡快的回師。因為萊茵河已經實際上不可守,不過這一戰我們當然還是多少有些收獲的:那就是這次打跨了敵軍如此規模重大的聯軍,想要以最快速度回師的西班牙人就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拚湊起一支新的用於外圍境界的炮灰部隊。在這樣兒的情況下擁有了足夠馬匹和熱氣球偵察手段的我軍還是多少有些機會的。。。”
張海隻是思索了片刻就已經明白:劉洪濤所說的這個“機會”,就是利用精銳騎兵展開對敵軍雲集起來的新式武裝展開不惜代價的夜戰突襲或淩晨伏擊,不惜一切代價重創這隻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強敵。
張海此時也已經知道:麵對這支謹慎的敵人,時間多拖延一天,就有可能讓這些人在以後的攻堅戰中成為嚴重的障礙。而且如果多拖延一天,這些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強敵就有可能做出分散回師的選擇。如果是那樣,也就等於遠征部隊主力喪失了在野戰中重創敵人的機會。
想到這裏,張海就不再猶豫,對劉洪濤鄭重的說道:“除了親衛連以外,你帶領全軍所有的近衛部隊精銳展開對強敵的追擊吧!他們沒有太多的馬匹,就算是在我大軍陣前決定分散逃亡,也不會撤離太遠的,我相信戰士們。”
此時的劉洪濤卻依然還有些猶豫,問道:“如果敵軍的主力大軍回師來襲怎麼辦?”
張海笑道:“隊伍上的事兒,你了解的應該不會比我少,怎麼會問出這樣的問題?西班牙人的新軍雖然很強。但就算沒有近衛部隊做支撐,如今改善了火力配備的我軍也完全能應付。我到是希望他們如此做,那樣其實我們要冒的風險比近衛部隊主動出擊還要少不少。。。,哦,對了,這一次決戰:三分之二的決戰彈藥也讓隊伍帶走吧。畢竟馬力足夠,而且出擊的距離也不算遠。”
劉洪濤心中有些感到,卻沒有在多說什麼,甚至沒有保證什麼,而是隻是如往常一樣簡單的回道:“這次出擊,我會盡力爭取勝利。。。”
真正的良好的戰馬往往都是性格活躍的烈馬,即便是騸馬也是那相對比較活躍的。就像沒有什麼人會選擇性格內向的犬做軍犬一樣,可是出發的近衛部隊官兵們卻往往沒有這樣的條件。能夠臨時被人利用的馬匹隻能是以尋常用途的軍馬為主。不過經過一路上的征戰與研究,近衛官兵們對於如何利用這些繳獲過來的馬匹也多少有了一些心得,因此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就草草的整隊向著強敵逃去的方向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