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西班牙人一道作戰的法國人顯然也從望遠鏡中看到了剛才的戰況:岸上之敵不過數百,而且在之前的戰鬥中遭到了嚴重的打擊,這顯然也是個揚名的好機會。如果有足夠的俘虜,還能更多的了解新朝與新軍的不少事情。
因此在收到西班牙人企圖聯合展開登陸試探性進攻作戰請求的時候有點兒疑神疑鬼,不過終究還是答應了展開登陸作戰的請求。
在這時代“海軍與海軍陸戰隊”之間的區分還不那麼嚴格。船上的不少騎士出身的人或擁有地麵作戰技藝的人往往即是水手也是用於地麵作戰的陸戰隊員。尤其是這種敵軍不超過幾千人戰術單位的小規模戰鬥,就是一般水手也能勝人。
就這樣,西班牙人出動了萬餘軍隊展開了登陸作戰,而法國人則出兵五千展開配合。雖然黎明的時候那些驚慌失措的土耳其人的失敗讓法西等國軍隊把這些東方精銳的戰力之強做了最大限度的高估。不過覺得充其量也就是一以當十的水平。一倍兵力在幾百年前或許有戰勝幾十倍兵力的例子,不過那卻是冷兵器時代。在熱兵器時代,沒有什麼人覺得兵力足夠精銳就可以地獄幾十倍兵力的進攻。就是防禦中甚至是在堡壘內也往往不行。一萬五千登陸兵力對數百遭受過嚴重打擊,士氣必定不可能很高的殘敵,怎麼說都比有勝算。何況可以通過艦炮在兩翼的直接支持獲得巨大優勢?
西班牙人所不知道的是,當看到兵力如此龐大的敵軍這樣大搖大擺的以小船展開登陸作戰並逼近過來的是,不久前的憋悶與失落一掃而空,反而擁有的是興奮。
“傳令各處的隊伍:敵軍逼近到可以輕鬆直接打中對方頭部的距離上再開火!”宋子悅在剛才的彈雨中大腿被跳彈砸中,直到一刻鍾後才隱隱做痛,不過這時也似乎抓到了機會一樣心鬆了不少。他清楚的意識到:近衛部隊遭到這麼大損失,如果不給這些上岸的敵人以殲滅性的打擊,那麼即便新朝聖主張海一向寬容,自己也必然遭到實質性的懲罰的。
宋子悅並不是一名突出的將領,沒有合理的安排示敵以弱的火力。這讓上岸後的西班牙人與法國人感覺到似乎那裏不對似的。不過在海麵上艦群猛烈炮火的壯膽下還是向被確認藏有敵軍的山丘以並不算密集的隊形逼近過來。
西班牙士兵抬著那沉重的經過改進的包鋼火繩槍以及新裝備隊伍的待發排銃也緩慢的向目標逼近。大換裝的基層官兵們絲毫沒有戰前常有的那種壓力。誰也不認為那數百人會在這樣的力量麵前造成什麼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