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熱氣球的高度下降到一千五百米左右的正常雲層高度和一般防空火力有效射界的時候,第一航空隊的官兵們才開始確定:敵人的熱氣球應該是在起飛時的火箭襲擊被輕霰彈命中了,這才產生了飛行過程中的一些隱患。
到了一千五百米以下高度的時候,敵熱氣球下降的速度已經比官兵們最大正常下降速度要要快,這就更加確定了敵熱氣球是出了問題。
一千五百米以下就進入到了防空火器可能的威脅範圍內,不過這個時候地麵上的一些情況也大致可以用肉眼範圍搜索與望遠鏡仔細觀察發現接應而來的新軍馬隊了。
畢竟這次出兵,是新軍主力部隊圍攻敵人的王城,新軍地麵部隊占有控製戰場的很大優勢。
跟隨而來的近衛騎兵攜帶了更為有效的線膛抬炮和專門的防空槍架,在一千米左右的距離上已經確保能有效的展開火力。
不過為了避免誤傷,同時通過空中旗語聯絡得知了敵熱氣球的大致狀態,這才沒有立即展開防空火力。
敵熱氣球似乎是失控了,在七八百米左右高度的時候下降速度已經很快,同新軍熱氣球的區別更是直接用肉眼就看的明白了。
在這種情況地麵炮火才展開了火力。十來門線膛抬炮展開的兩輪火力在這個距離上就給將要墜落的敵熱氣球以最後的了解。
這場空戰算不上有多麼激烈,有過不少推演和準備的新軍主力部隊航空隊對於如何進行熱氣球時代的航空對抗也沒有總結出一個完善的套路。
所以這場航空戰結束的消息一傳來,張海就召集包括柳香在內的不少相關軍官將領鄭重的討論新軍主力部隊第一次航空戰方麵的經驗教訓。
“大家說說看:假如敵人沒有從一開始就犯錯誤導致了局麵的被動,而是在今天夜晚就以我們那些手段隱蔽的讓幾十部航空熱氣球升空,並且也攜帶了不少火箭。哦,包括我們的那種遠程火箭,這仗該怎麼打?還有,這次航空戰,從空對地攻擊到空對空攻擊,給你的感覺是什麼?”張海沒有再沉默,而是饒有興致的詢問道。
“我的感覺是:在哪怕對地麵作戰來說並不實用的一些兵器和戰術,對熱氣球的威脅也很大。熱氣球實在太脆弱的,哪怕是幾發流彈雖然不能立即將熱氣球擊落,也會帶來不小的威脅和影響。而如果被一發重彈命中,那麼就會給熱氣球的安全帶來立竿見影的影響,尤其是那種隻有兩三個人體重載量的輕型熱氣球。用火箭進行空戰給我的感覺是局限性很大,如果一些熱氣球專門劃為對空對地通用任務類型並配備重行線膛槍炮,那麼情況或許大不一樣。我想就算平台不是很良好,可目標也大的多。神射手部隊應該在兩裏的距離上就能有效殺傷對手的熱氣球,四五裏的距離上也能夠進行有效威懾,靈活性方麵就要好的多。”第一大隊的大隊長在報告空中交戰體驗的時候首先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