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時候在客廳還有臥房裏的時候,柳香並沒有把自己的憂慮表現在小慧蘭的麵前。多年以來將重任背在肩上的生活已經讓本來並不是一個女強人性格的柳香也逐漸學會了盡可能的喜怒不形於色,甚至是強作歡笑。
此時的小慧蘭雖然不過年滿六歲,但是三年前剛剛開始記事兒的時候就開始試著識字的她已經按照新朝標準算是“基本開蒙”了。識字和算術對於隊伍內的不少人來說算是打開了一扇自學的窗戶,對於小慧蘭來說也是如此。這張海率領部隊外出的這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裏,小慧蘭開始感覺到了長期以來有些枯燥苦悶的識字算術帶來的好處,至少讀了上百冊有關新文化方麵的有關新朝戰史與文學一類的東西。還有很多翻譯成新朝白話的舊讀物舊小說。包括水滸、三國、金瓶梅等等。把這些通俗小說的舊白話進一步翻譯成新朝用詞習慣的新白話之後,沒有太大耐心和語文功底的兒童讀起來也不覺得吃力了。
連續五十多天讀了數百萬字的東西之後,小慧蘭對於剛剛識字後讀閑書的興趣也漸漸的淡了下去。對於讀書,她並不厭惡但也沒有太大的興趣,她還是更喜歡那些宮外的孩子們也常玩的遊戲,比如捉迷藏之類。
在過去,不要說是皇宮之中,就是一些有身份的權貴人家,孩子在五六歲左右的這個階段也往往處於家人或仆役們的嚴格看管之下,生怕著了風寒出了意外之類的事情,又或者遭了什麼心懷不軌之人的暗算。
不過新朝的宮中,卻並無太大這方麵的禁忌。當柳香對於皇城中官兵們的認真負責之心乃至布防的大致情況多多少少有了一絲了解之後,就十分信任這宮中的守衛們了。加上這宮中並沒有什麼夙敵或太監乃至其他眾多宮女之類,小慧蘭也經常同輪流出來休閑透氣的新朝五年那些進宮後不久的小女孩兒們在整個皇城裏捉迷藏、丟布袋。
晚飯後柳香雖然回來的有點兒晚,依舊按照常理詢問小慧蘭這一天的讀書功課,不是考核也不是硬性的檢查。隻是詢問小慧蘭都讀了哪些書,書中的一些情節等等。
因為沒有太過嚴格的硬性要求,小慧蘭也沒有覺得要撒謊的必要。直言了自己這一天的時間大多是和晚一級的小女孩兒們一起在宮裏麵玩兒了。
柳香對此還是有些鄭重的說道:“總是這樣也不好。其實你該同她們一起為父親乃至天下人分擔重任,多讀讀一些奏報才是。那些奏報雖然在讀多了之後顯得有些枯燥。但意義卻不是那些閑書能比的。。。“
聽到柳香的口氣,小慧蘭就明白了母親根本不會怎樣的責罰自己,不由的心中竊喜起來,口中卻說:“是的,我知道了。“
就在小慧蘭打算睡覺的時候,似乎想起了一件事情,就對柳香說道:“這幾天來我在北麵爺爺奶奶所在的殿宇再北的一處舊宮之內捉迷藏的時候,遇到過一位阿姨。這位阿姨似乎。。。似乎也就和千蘭姐姐一般的歲數。長的真是有些白嫩而又驚豔啊!而且為人也很不錯,更重要的是懂的東西也很多。我開始對她也報著警覺,可是從她了解的那些事情來,我就能夠確定她真是爺爺奶奶身邊的仆人了,隻是我不知道為什麼她並不總是住在爺爺奶奶的那所殿宇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