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映出的火光之下,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威懾住了那些更遠距離上負責巡查的守軍們。整整逼近過來的一個連都被這恐怖的突襲火力嚇退了。
在短暫的不知所措之後,警戒的銅鑼聲傳遍了整個大金川山嶺防禦陣地。一時之間竟然沒有人敢於逼近過來。
而趁此機會,二十餘名戰士帶著並不算輕的輜重和彈藥已經爬上了山崖前的陡坡,逼近到了山嶺陣地之上。
為了攜帶更多的彈藥而且利於隱蔽,突擊隊員們沒有全麵的鎧甲防護。這使得在黑夜之中必須要保持不斷的移動,而且還要向預定的位置移動一便獲得下一波熱氣球運輸物資及人員的增援並盡可能的減少傷亡減員,這就讓戰士們不可能在一個地方停留的太久。
果不其然,就在戰士們剛剛移動了不過三四十步左右距離,逼近到還在保持著火把照明的敵群邊緣地帶的時候。黑暗中詭異的呼嘯聲從夜空中掠過,山嶺陣地上的投石機發射的泥彈和霰彈竟然在不算長的時間內就準確的覆蓋了曾經所在的那片山崖邊的陡坡區域。想起多年前明軍對於技術作戰的一竅不通,不少人都感歎敵人的這種進步。
匍匐在地麵上展開戰鬥隊形的突擊隊員們在猛烈而短促的火力打擊後沒有盲目的暴露在守敵火把與光亮的暉映之下,而是等待著守敵的集結與反撲。
這大金川上負責偵察的守軍不知怎麼回事,麵對突襲和危險的表現似乎也比尋常舊軍隊強出了很多,似乎沒用了多長時間,就有人冒著危險繼續前來如送死一般的進行偵察。
零星的槍銃聲在黑暗中又響了起來,一個匍匐前進中逼近過來的敵偵察小組在距離戰士們不到二十步左右的距離上被相繼暴頭。精神高度緊張,注意力也不俗的守軍終於重新確定了突擊隊員們的大概位置。
這些守軍倒是比小金川上的守軍聰明不少,沒有盲目的衝過來發動送死一般的攻勢。宋子悅明白這是守敵在進行第二輪投石機瞄準和發射時的準備。
擁有線膛槍的幾名神射手同使用燧發槍的戰士們一起在黑暗中展開了火力,五十步距離內那些躲避在掩蔽物後露出頭來進行觀望的守敵都難以再把頭抬起來了。
沒有過多長時間,第二輪投石機發射出的霰彈和泥彈從夜空中掛著呼嘯的風聲落下。不過這些也隻造成一名戰士腳部負了輕傷。在這個時間內突擊隊員們又稍稍移動了幾十米的距離。
這樣的投石機打擊累計又展開了六七輪,上萬枚六兩彈丸覆蓋了接近十幾畝範圍內的區域。
而在這個時間裏,王三善和卜爾吉細等人也覺得是火候了,命令動員和集結起來的千餘名藏漢隊伍準備從二百步的可疑區域範圍外圍逐步縮小包圍圈,發動一次決定性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