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夜襲攤牌(一)(1 / 2)

為了抵禦新軍主力可能的進攻,集結在鹿兒島臨近地區的陸上部隊多達四萬之眾,而水上力量也多達兩萬。其中一半是島津家集結起來的主力,另一半是外畏懼新朝的南方勢力來援的兵力。畢竟當年萬曆援朝的時候,南方各藩是兵力動員的大頭。

新朝四年舊曆九月初五黃昏時分的激烈戰鬥僅僅持續了一個多時辰,在陸上抵禦新軍登陸部隊的傷亡損失多達七千餘人,多名家將戰死,而海上規模不小的船隊也付出了近萬人的代價。僅僅一戰就傷亡損失了近三成的兵力,這不由的讓島津家不少原本覺得至少在鹿兒島一帶展開防禦十分有把握的人也變的猶疑起來。

新軍主力部隊的強悍第一次展現在日人的麵前,這是之前島上的不少勢力不論內戰還是外戰都從未見識過的。

城內島津忠恒主持的臨時作戰會上家臣們也大多沉默不語,見到這種狀況,島津忠恒終於下定決心試探性的發話了:“這新朝的強敵之強悍大家都看到了,那是我們難以戰勝的力量。擺在我們麵前的隻有兩條路:一條路是立即投降,或者接受他們提出的條件。第二條路就是準備決以死戰,以盡我們的代價消滅這海在岸邊城下的兩千多名頑敵。這雖然不能杜絕新軍力量的再次入侵,卻為我們贏得體麵的妥協帶來機會。”

島津這樣說其實就代表這已經擺明了自己的看法,那無疑是要動員最後的力量趁夜給上岸的新軍致命一擊。日本的上下級關係同中國傳統很不同,身為藩主既然表達出這種意見了,那下級就通常情況下就隻有遵從,可不知怎的,場麵依然沉默了很久才終於有人鼓氣勇氣發表自己的意見。

“城下的強敵已經在壕溝的外麵似乎放置什麼東西,他們既然敢這樣做,恐怕就已經是有了萬全的準備。別的不說,就是白天海戰的時候諸位在城頭上看到的那種用炮發射的重型炮彈對手在工事裏向外發射。我們暴露在外麵的夜襲隊可以破解之法?更別說那些幾乎能連環施放的‘鐵炮’了。”一位家將有些無奈的勸道。

還有人再也不畏懼什麼,公開問道:“不知道這一次新朝來的船隊可送來什麼信沒有。他們究竟想要什麼?”

島津忠恒沒有打算再隱瞞什麼,把一封書信交了出來。書信看起來根本不像是什麼國書,更像是一個剛剛練習漢學的孩子提筆所寫的字。字雖是毛筆卻不是豎著寫而是橫著寫,所用的語言看起來也不像是正經場合下的用語,而是市儈氣十足的大白話。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找個了六七歲的幼童代筆一樣。這著實讓島津家中負責漢文翻譯的人費了一翻腦筋才讀通順。但恰恰是這種新朝中上層中特有的字體和文體,卻不是隨便什麼人能夠模仿的了。

“他們要我們從今年開始每年交出兩千五百石米糧和每年五百萬兩銀子,但在今年年底至明年春耕之前第一次至少要交出三千萬兩銀子外加三千萬石米糧.”負責翻譯的人並不止一個,也把信件傳給眾人過目了。參加會議的家臣大多有一定漢學功底,就是淺一些的在別人初步介紹之後也能大致猜出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