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李峰抉擇(四)(1 / 2)

船倉內休息的李峰來到了甲板上,但是依然讓手下的親信負責看管那兩個西洋人以防意外。這個時候遠方的船隻似乎距離更近了,至少在望遠鏡中的輪廓也更清晰了。那些似乎不是四五十噸的上世紀水平的尋常小船,而是百餘噸的遠洋西方帆船,數量也不是隻五艘而是有七八艘之多。這樣規模的西方海盜隻有可能在大西洋或地中海才有可能遇到,如果出現在遠東那毫無疑問就隻有一個解釋:巴達維亞要吃掉李峰等人這個曾經的合作者。

“要不要撤?”除了真正了解李峰及其身邊為數並不算多親信的人還是有人質疑道。

“多少也要裝做樣子,不逃怎麼行?我們要是迎麵而上,那些人可能就有自己就先膽怯了。”李峰自信的回道

大船沒有動用那備用的人力螺旋槳,而似乎以滿載沉重貨物的樣子像尋常商船的速度那樣航行,不到兩個時辰的時間,敵船就從西麵逼近過來。

李峰的外表坦然,可內心也是不安的,這樣做也是一次巨大的冒險。因為他並不知道這些西洋帆船是不是有可能是新朝主力雇傭追來的人並載有火力強勁的精兵。可是當它看到來襲敵船的航速乃至在威脅性射擊中表現出的彈道和炮術的時候心就放下了一半。

“要不要開炮?”一名炮手問道。

“如果對方不打算在炮戰中玩真的,我們也在百步之內再準備打開炮窗,裝鏈彈!”李峰下令道。

大船似乎在來襲海盜的威懾麵前停了下來,七艘敵船從不同的方向上相互靠近。從那船隻規格乃至性質判斷,這此前來的荷蘭人至少有七八百人的規模。就是拿戰時期的正牌巡洋艦如西方塔號那種層次也沒有把握獨自應對,船上的不少水手都不知道李峰拿什麼來應對數倍於自身兵力的敵人蜂擁進攻,不少人似乎是覺得李峰很可能是要花錢買平安了。

見到大船似乎比較老實,那些前來的荷蘭人在最初的警示性炮擊之後也在距離大船百步左右的位置上停了下來,並派出從中國沿海抓來做為漁民做為檢查員乘小船向大船駛了過來。

“如果瞄準好了,那就開火吧!”李峰下令道。

距離大船比較近的海船一共有六艘,還有一艘在遠處壓陣。而李峰等人所攜帶的火炮恰恰是十二門左右,每炮隻有三十個熟練炮手當然會使的射速變慢,但事先填裝好彈藥的開火卻不存在這個問題。

在這個距離上鏈彈也沒有十成的把握保證命中,因此各炮炮手早就確認好了各炮位所要針對的目標,以兩門炮針對一艘敵船。

隱蔽的十分良好的炮窗忽然打開,十二門炮向各個方向上逼近的六艘敵船展開了猛烈的開火,一下就把六艘敵船中的五艘船上的的桅杆打斷了,還有一艘船雖然桅杆沒有被打斷,各種繩索和軟帆也被打斷了好幾條。

來襲的敵船似乎從來沒有預料到這樣的情況,至少在這時代的海戰中還從未出現過威勢如此猛烈的鏈彈。遠處負責觀望的那艘敵船很快就做出了反應:逃,或者可以給隊友一線生機,或者可以把這些人的底細向巴達維亞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