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決戰後金(二十七)(2 / 2)

張義等人所率領的隊伍沒有給敵人喘息的機會,城頭上的重炮也開始將最後的十三四斤重的實心炮彈打向了西北方向上三四裏距離上的敵人。

即便是性能優良的重炮在三四裏的距離上對於集群隊列目標的命中率也大打折扣,因此連續幾分鍾內的五百多發炮彈隻有一百餘發直接的落入敵群或通過間接的方式落入敵群又殺傷了數百人。

這些遠距離的炮火殺傷並沒有給三旗殘兵帶來決定性的威脅,卻打小了聚集起來的殘敵返身決戰的念頭。七八十米外的戰士們也有一個人被近失的炮彈所誤傷,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人們的士氣,距離重新拉近到五六十步的時候,在不少敵人張弓搭箭的時候張義所率領的戰士們繼續交替著邊跑動邊向遠處的敵人開火。

近現代戰爭中有“跑動對跑動,等於打不中”的說法,不過對於集群隊列目標,即便是這樣的射擊至少也能把近一半的彈丸打入敵群中。三個步兵連交替趕到前麵的射擊一共以剩下的近千支沒有打光彈藥的燧發排槍打出了四五千發子彈,又打倒了兩千多名聚在一起的逃敵。不少負傷的敵人雖然沒有立即喪失戰鬥力卻因為負傷而造成掉隊,被追擊的戰士們所擊斃。

接連不斷的追擊作戰足足將敵軍從距離城西二裏左右的大營追到了接近七八裏左右的距離上。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敵軍在逃跑中也漸漸的完成了各隊的整隊並在僅有的旗號和傳令下準備展開反擊。畢竟張義所率領的戰士們總共不過五百餘人,一倍的兵力追著幾十倍的兵力跑著是怎樣也說不過去的。

在城頭炮火的最大射程外的時候,一萬三千餘名三旗殘兵見到追兵並不多,又似乎消耗了很多火力,原本的精悍也逐漸恢複起來。原本聚攏在一起的滿州精銳們紛紛分散開來,從在指揮下從各個方向對追擊的戰士們展開了包圍。張義並不是一個觀陣經驗十分優秀的將才,不過大致看清了敵軍指揮體係乃至為數並不多的中軍旗號所在。於士下令戰士們向著敵軍的旗號方向繼續展開衝擊,不給敵軍喘息的機會。

此時的戰士們僅剩下幾千支輕臼銃火力與近戰的兵器用於自衛了,張義清楚如果同這些強敵展開中遠距離的對峙和對射,那麼結局並不樂觀,因為大部分的戰士並沒有十分完善的鋼甲防護。而親衛連的人又太少,根本不足以維持其一個基本的陣型。這些輕臼銃的初速同弓箭差不多,但是有效射程卻不如那些後金戰兵手中的弓箭。

在衝擊作戰的過程中隊伍裏負傷的人也便的越來越多起來,而且因為敵軍隊形分散,超輕臼銃的打擊效果也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