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隻留幼兒(2 / 2)

從城下的戰鬥開始算,所有填裝好彈藥的三萬多支槍管整整進行兩輪開火打出了七萬餘發子彈,還是在借助每個戰士備用的超輕臼銃進行抵近開火的情況下才以步兵火力將城頭上那些被打到的滿州婦女乃至城下的老人徹底擺平。

即便這樣,仍然有不少滿州婦女在負傷的情況下企圖頑抗,整個隊伍在盡量發揚槍銃火力的情況下還是有總計十餘名官兵負傷,其中一名戰士被弓箭射入眼框中戰亡。

做為先鋒攜帶了足夠彈藥的官兵們在清理了城頭之後沒有再猶豫,再次花了數分鍾的時間為平均每人所攜帶的十幾支槍管重新填裝好彈藥。隨後,在大部隊沒有到來,整個做為先鋒的近衛部隊的兵力不足以在看守城頭的情況下展開四麵合圍時的掃蕩的情況下改由上千名進入城內的官兵自西向東進行拉網“積壓”式的清理和掃蕩。

終於在大部隊進行出現在視距內,黃昏也似乎已經來臨的時候,城內幾乎這剩下兒童為主的殘敵徹底的擠牙到了海州東牆頭下。按照宋子悅事前的吩咐:隻有身不及腰高並且沒有敵對行為的女孩兒以及還沒有到記事年紀的幼兒男性可以留下。其他的不論是否敵對,是否求饒一蓋不留。特別是那些不容易看管的成年人。

海州城內掀起的陣陣慘叫和血雨腥風也是張海思考良久之後最終默許的。

隨著隊伍逐漸深入遼東內陸,以後還可能有越來越多的平民戰俘,如果不加選擇的收留下來就會讓隊伍背上極大的包袱,要花費很大的物力進行供應並且花費不少人力進行看管。在無法快速的把這些平民運往海上島嶼的情況下就隻能讓他們跟隨隊伍在一起,以防止在八旗主力回師的時候重新被敵人救走。

要讓那些被俘的平民在隊伍決戰的時候也不構成負擔,並且帶來的後勤補給壓力也在可以允許的範圍內,那麼為有效看管這些平民戰俘所牽製的人力就不能超過兩千人,或者說六百人也能在最危險的情況下隨時解決戰俘可能出現的問題,所占用的口糧補給不能超過隊伍攜行後勤的十分之一。

在這個要求之下,又要針對至少六旗幾十萬部眾進行篩選,那能夠留下來的就隻有不滿六七歲的女童以及記事年紀還不到,沒有正常思維應變能力的男童了。並且在這些人裏還要淘汰掉不少,因為舊時代人口結構中,幼兒和兒童占人口相當比例。

就這樣,留在海州城的四五萬兩藍旗民眾最後隻剩下不四五千名幼兒及兒童。

“作戰的時候,我們把這些人安排在陣中的壕溝內,應該沒有什麼大礙。三千個勞動力在一個小時的行軍中臨時野戰工事構築時間內可以挖開至少一千五立方米空間的壕溝,這些幼兒為主的人群按我們的測算,每立方米可以擠下近二十個人。看守幾萬名被密集丟在坑裏的幼兒大概隻需要幾百個輜重兵崗哨,累計不過一千幾百人的人力占用就足夠了。”宋子悅在戰鬥結束後大致估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