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出海追敵(一)(2 / 2)

石壘其實想立即利用在廣州乃至珠江一帶繳獲到的小船迅速沿江展開行動搶先占領海南。不過此時正是夏季多南風的時節,在缺乏足夠的遠洋操船人員的情況下逆風航行到海南說不定比先製出必要的木製螺旋槳再展開登陸行動更花費時間。

除了人員以外南下廣東的第三旅還攜帶了金製的標準尺確定度量衡,並挑選出還算服從的二百多名木工在監督和協助下展開了連續兩晝夜勞動的“突擊趕工”

長時間的勞動帶來了廢品率提高乃至船隻改裝的時候漏水等一係列問題,不過在嚴格的測試手段下這種廢品率的提高並沒有影響到短時間內的整體效率。

一共十七艘勉強能夠攜帶一千名全副武裝的戰士出海的漁船安裝了趕製出來的三十四部人力操作的六葉螺旋槳及用於多人操作的動力杆。不過這些多人配合的時候能在地麵上直接抬著走的小型漁船在每隻船攜帶了一個加強排的戰士後就不可能攜帶太多的淡水和給養了。

除了為了趕時間,這夏季的南海海麵上海情複雜多變,風向和水流也很複雜。在缺乏航海經驗的情況下出海作戰是一件極冒風險的事情,因此即便是石壘也沒有勇氣讓兩個營群以上的戰士駕船出海。

“讓我們第二營同第一營一起出海吧!”二營營長孫偉向石壘說道,其實這不光是二營營長的意見,也是營裏很多戰士們的意見。

石壘終究沒有下定決心讓兩個主戰步兵營的隊伍一起去執行海上的遠航任務,因為如果投入兩個營並在海上出現意外,那麼整個第三旅等於喪失了一半的步兵基幹力量。是萬難在秋季的時候完全恢複戰鬥力了。而一個加強營的意外與損失,這是全旅所能夠接受的最大限度的損失了。

舊曆五月初四的時候第三旅臨時編組的海上支隊大致已經完成,一共分為四個加強連十六個加強排及一個排部,總計包括船工在內一千一百人左右。其中官兵約一千零三十人。一共攜帶有五十一門七十公斤重的劈山炮及其相關的炮架及爆破彈藥約萬餘公斤左右。整個步兵旅所擁有六成左右的三千六百支燧發排槍及一萬兩千支超輕臼銃及其相關彈藥總計兩萬五千餘公斤。還有近千件套管式槍矛等精製的冷兵器。這些兵器及彈藥的總重量就接近每個戰士四十公斤左右。又在繳獲守城敵軍的裝備乃至隊伍自身攜帶的裝具中湊出了近千件十餘公斤重的輕便鎖子甲,還在船上安排了足夠七天的淡水和壓縮食物。為了避免這些食水在風雨中遭遇可能遇到的意外,還製做了保存這些食水在十天之內免受風雨侵蝕的皮木箱。

不過這樣一來,並不算大排量不過十幾噸的漁船就相當於攜帶了一百幾十個裸人的重量,似乎有些不太安全了。除了為每艘船隻加裝一定的船殼以防止進水,南京等地的船工們在很短的時間裏也想不出其他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