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進軍福建(2 / 2)

隊伍規模不像傳統軍隊那麼大又擁有極強的火力和戰鬥力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在主力旅軍需方麵:錢是最不重要也最不值錢的東西,甚至工本也是如此。

行進在山中的主力率並不承擔清鄉掃蕩的任務,主要任務是攻占福州並協同第三旅攻陷泉州,以威脅敵經濟和軍事上戰略重鎮的手段來迫使敵人能夠動員的主力決戰。

不過從隊伍進入福建深處不久開始就感受到了這裏窘異於北方不少地方,幾乎不存在隻要有錢就可以利用的民眾。語言難通,民眾因為長期的聚集而抱團。而且因為近兩年的長期戰備對峙在軍事準備方麵似乎也遠遠好於全國其他地方。

這種情況新軍高層早在策劃全國進軍的行動的時候就早有最終的規劃:新政權從不養法不責眾的習慣,不論是誰,不論是什麼人。隻要不服從大軍的命令,不拆除違章土圍等建築,不交出武器完全服從隊伍的安派,那就一律格殺勿論。

“當地的民眾並不了解我們,若是大部分同我們做對怎麼辦?”也有弟子曾經提出這樣的疑問。

“明初朱元璋有湖廣填四川,我們以後大不了用更容易接受普通話的北方人來填閩粵就可以了!”張海沒有發言,但弟子李峰卻早就知道師傅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殺氣騰騰的說道。大有“全世界大多數人不信共產主義,那就讓世界隻剩下共產主義者減輕地球壓力”的血紅決心。

在南方家族主義的堡壘地區,新朝從主力部隊到輔助部隊也如同另一位麵的滿清一樣甚至采取了更為嚴厲的鎮壓措施。在這多山而民風不算弱的福建一帶,帶來的不是北方地區那樣現實主義下的威服而是更為強烈的抵抗。

這些抵抗的確給進入福建的新編公安軍部隊帶來了不小的傷亡與麻煩,再加上輔助部隊沒有主力旅那麼多應付堅壁清野的手段,一時間被遏止在延平、福州府的北部一線。

而第四旅的戰士們在最初遇到那些從山林裏近距離突然衝出來的人群以投矛發射器和投石索等工具進行的襲擾的時候似乎還有些慌亂。在一次麵對萬餘人地武鄉勇的突襲的時候傷亡百餘人。

當發現在都沒有重甲的掩護下不僅僅是自己的隊伍容易在近距離的突襲中負傷,進攻的敵群在隊伍上攜帶的一種七十公斤身管的超輕型火炮的轟擊下也會大規模的出現傷亡,甚至在臥倒和有工事掩護的情況下依托燧發排槍向進攻之敵展開迎戰的時候幾乎是一邊倒的局麵後,也就在也沒有了對這種大規模近戰突襲的恐懼。

不過第四旅旅長王新盟的壓力卻是沉重的:這次南下過程中第一次發生了在戰鬥中丟失燧發排槍等先進武器的事情,還不止一支。這是張海等人的主力部隊中自武安山寨以來的曆次戰鬥幾乎從沒有發生過的。

“幾支燧發排槍一共可以隨時發射的子彈不過十幾發,在敵人的手裏不過相當於多了十幾支鳥槍兵而已。”雖然下屬這樣安慰,可王新盟的心卻還是有些不安,在福州府的進軍中變的格外小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