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軍營新兵(2 / 2)

夜晚昏暗的油燈下大多數戰士本以為可以獲得不少休息時間,結果中隊長把全中隊的人召集在一間宅院裏練習臼銃的保養和訓練筒模擬的彈藥填裝。按次序輪裝的時候在近距離的眾人中練習實彈開火的砰碰聲幹擾中進行。

從滑膛槍時代到近代,很多部隊都不會給新兵們太多的實彈射擊。因為在相互火力壓製之下沒有多少士兵會在戰場上像靶場上那樣射擊。實彈射擊的唯一意義除了增強士兵的自信就是選拔天賦較好的戰士了。張海卻不這樣認為,自己的這些臼銃相比滑膛槍來說彈道更為規則,中遠距離上的精度還是有把握的。但前提是必須讓新戰士也了解這種彈道特性,否則命中率會下降到不堪忍受的地步。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就連夜晚熄燈睡覺之後也有專門負責“放內哨”的人聽牆根。食不言寢不語除了必要的訓練中的請教外幾乎所有的人沒有幾句聊閑話的機會。這種壓抑的氛圍讓習慣了寬鬆自由生活的北方出身的少年也極為不習慣。

不過很多人擔心的“守人欺負”“打架”“吃不飽的情況下幹重活”等方麵的憂慮卻沒有發生,不由的給了眾人一些寬慰。

外麵聽牆根的人似乎有些多餘了,新戰士們在遭了一天的罪之後連臥談會的心情也早已沒有,大多數人早早的抓緊時間入睡,不知明天等待著自己的將是什麼。

陳義的底子不遜色於那些少年礦工中的佼佼者,雖然也很疲憊卻遠沒有到那種程度。遠非想象的緊張訓練讓他想到了兵臨城下的可能。對於可能發生的激戰,自己將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呢?想起臨走前百戶的交代,陳義收起了謀求立功的想法。上麵沒有給自己安排這種任務,自己的目標就是最大限度的自保,有時間了解到更多的東西或者有機會的情況下選擇離開。那些“大事”自然會有其他安排進來的人負責,不是自己這種小人物可以搶功的。

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正當城頭的人們盼望著能夠來一場雪讓攻城變的不可行的時候。青州西南麵的群山中已經傳來了做為警訊的烽煙。

從濟南府那邊兒趕過來的騎兵先鋒已經抵達了淄川一帶,幸好兩天前接到外麵打探的人最初消息的時候楊秋霞和張林等人就下令幾十裏範圍內的運糧隊撤回城裏準備迎接戰鬥。青州城內的近兩萬名戰士和其隨屬也已集中在城牆內側或城頭,準備迎接著可能比上一次在東昌更為嚴峻的考驗。

疲勞的訓練雖然暫時停止了,但最為為數不多的骨幹力量,一營二連三中隊分成班為單位看守著那些左右一共五十步內其他那些跟隨過來的青壯和民勇。

幾天來所遭受的管束終於得到了釋放的機會,對於那些違反紀律交頭結耳的“長輩”少年戰士們也終於有了機會給予懲治。經過一天多的戰備整頓,城頭上的數千人還算勉強像是令行禁止的軍隊摸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