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槍法一般的長兵動作有很多,可最基本也是用處最多的也隻有攔與紮兩類,攔就是尋常人拿上長兵對敵使也懂得的來回擺動槍頭形成一個扇麵用於防禦。對於整個長兵前端近三分之一的部分由厚重如斧一般的大劍組成的槍劍來說,攔拿擺殺之術就更為重要,它不僅是防禦的基本動作也是進攻的基本動作。因為相比長槍,前端掃中敵人也能形成致命的殺傷。
張海右手握住五米槍劍的最底端,左手握在距離底部不到一米左右的地方借助披了板條鎧甲的右腰為杠杆左右手來回相反方向用力擺動起來的時候,原本似乎在鐵皮的包裹下喪失了彈性的白木身杆似乎也在巨大的力量下展現出如大槍一般的彈性,前段近一人長度的大劍以單手兵器遠不能達到力量和威勢在山頭上的演武場上掛起呼呼的風聲。
對於常人而言,即便是不包鐵的五米長兵也基本喪失了擺動時的靈活性,隻在密集方上有用,而在此時的亞洲密集方陣極為罕見,為了散陣所需尋常的長兵大多在四米的長度左右。而對於張海而言,這卻成了一件在任何場合下都極為趁手的兵器。唯一的不足可能就在於揮舞槍劍時的威力使得平日裏與弟子們靈活的實戰對抗變的很難了,即便上鞘包軟物也極有可能給弟子們帶來意外。唯一的實戰演練辦法就隻能是十幾名或更多弟子模擬敵陣的第一列以眾多長兵器搭在有內凹的矮牆上。張海麵臨眾多長兵組成的敵陣在左右兩名持盾弟子的掩護下掃擊矮牆的凹處同時盡可能的避免被攻擊。
當在矮牆凹麵處擺上模擬敵人兵器或腿部的木頭進行實測時,利用長度優勢直接越過敵槍陣擺動槍劍時的左右兩次左右猛烈掃擊就將十多根木頭掃斷。
農曆三月來臨的一天,正當張海在寨外的一作山岡上與弟子們一起練武的時候,陰沉的天空中響起了滾滾的雷聲。為了避免意外發生張海及陪練習武的弟子乃至外利用鐵杆在周邊測距繪圖的弟子沒有繼續在山上作業,而是趕回寨子進行室內的勞作與學習。
“冬天以來連續幾個月都無雪無雨,但願這貴如油的春雨能使家鄉今年不再是個大災之年。”一名少年營的弟子在作訓間歇的時候感歎道,並不是所有人都是了無牽掛的孤兒。
包括張海在內的大多數從軍之人卻並不喜歡雨季甚至是夏天的來臨,雨季或夏天不僅僅會帶來弓弩甚至刀槍鏽蝕,還會使疫病高發飲水也不再清潔。更重要的是在戰場上披甲對陣更成為一種艱熬。或許隻有對裝備要求不那麼高的農民軍才會喜愛在夏季進行作戰。
可正在此時,在十幾裏外負責倫值偵察警戒的雇傭的民間坐探乃至少年營戰士卻穿來了令人不安的消息。
在館陶附近出沒的莫名其妙的商人似乎有些反常的增多了,行為也有些反常。劉洪濤派遣持弓弟子抓了幾個舌頭進行仔細詢問的時候才發覺即有河南彰德府當地派遣來的人,也有外省不明來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