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70年代,猶太人開始致力於恢複傳統文化,因為擔心美國社會的同化會導致猶太文化的消失。二次大戰後猶太教堂又在猶太人中重新樹立威信。除開展宗教活動外,它首先做的是辦猶太語學校,把猶太傳統教給下一代。教堂的拉比,唱詩班的領隊、施教者和管理者都是猶太文化的傳授者。雖然塞法迪克和阿什肯納齊的教堂是分開的,但在保持傳統文化上的目的還是一致的。猶太人的世俗活動也是圍繞著這個目的。他們在20年代就建了“希伯來師範學院”。70年代有幾所大學開設有關猶太研究的課程和項目,還有基金會、猶太人校園中心、全美猶太青年教育計劃。猶太人辦的報刊很多,70年代後期出了30種月刊和季刊,還有50個猶太人社區出版周刊,不過用希伯來文的隻有《前進》日報和8種期刊。
猶太人在政界的作用突出地表現在支持猶太複國運動和支持其他國家猶太人。由於他們在美國掌握著相當一部分經濟力量,所以能夠把猶太人的影響滲透到宣傳和政治領域中去,最明顯的是猶太人通過國會對美國行政機構施加壓力,使政府做出支持以色列的決定。以色列的建立與美國猶太人的極力聲援和支持是分不開的。1948年5月14日,當以色列宣布成立後幾小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就承認了這個猶太人國家。從這裏可以見到美國猶太人的實力。
他們常捐款支援海外同胞。1939-1976年間捐款6.9億美元,僅1976年就捐了6億美元,其中82%的捐款是送到以色列的。70年代前蘇聯的13萬猶太移民也是在他們的幫助下離開前蘇聯的,其中有一部分來到美國,他們都是文化層次很高的專業人員和白領工作者。
美國猶太人占全國人口比例雖不到3%,但能量卻大得驚人,在政界、商界、文化界、法律界和教育界都不乏猶太人的佼佼者。如:曾出任尼克鬆和福特兩任總統的國務卿基辛格是猶太裔人;猶太裔人奧爾布賴特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女國務卿;猶太裔人劉易斯·布蘭代斯曾擔任聯邦最高法院法官達23年之久。僅以1998年選出的106屆國會為例,就有猶太裔眾議員23人,猶太裔參議員11人,其他族裔隻能瞠乎其後。
在經濟方麵猶太人的成就更是驚人。他們的收入遠遠高於其他族裔,在鋼鐵、石油、化工、電子、餐飲、娛樂業等領域的實力相當雄厚。每4名美國富商中就有1名獅太人。猶太金融家在美國金融界的實力首屈一指。猶太裔人中,格林斯潘長期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索羅斯擁有實力雄厚的量子基金,被稱為世界頭號“金融大鱷”。
這其中被稱為“紅色資本家”的阿曼德·哈默頗值得一提。他20多歲時就在商業上獲得了成功,成為頗有影響的企業家。早在1921年。他就作為第一個西方的資本家進人當時還被西方人視為洪水猛獸的前蘇聯,與前蘇聯政府做成一筆糧食交易,不但解決了當時蘇聯國內嚴重的饑荒,而且也使他自己發了一筆財。他當時受到前蘇聯領導人列寧的接見。他與列寧進行了長談,建立了聯係。1956年,哈默58歲,事業上很成功,已是腰纏萬貫的大資本家。但生性喜歡冒險的他,又出人意料地闖進石油行業,在美國加州、北非的利比亞等地進行石油的勘探和開采。他憑借自己精明的頭腦和過人的膽略,又在這個領域中取得了成功。他的西方石油公司在國際石油業中占據重要的地位,他自己也成為聲名遠揚的富豪。
權威統計表明:對美國人最有影響的200名文化人中,有一半是猶太人。在獲得諾貝爾獎的100多名美國學者中,也有近半數是猶太人。在美國東部的名牌大學中,30%的教授是猶太人。美國的電影業可以說是由猶太人奠基的,幾乎所有大製片公司的創辦人都是猶太裔人士,如華納公司的華納四兄弟。派拉蒙公司的阿道夫·祖柯,米高梅公司的劉易斯·梅耶、塞繆爾·高德溫等。就文學而言,在當代美國的一流作家中。猶太裔作家占了60%以上。在新聞出版界,《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都是由猶太家族創辦的。現任美聯社董事會主席的唐納德·紐豪斯也是猶太人。所以有人說,猶太人“控製”著華爾街,“統治”著好萊塢,“操縱”著美國新聞媒介。在美國的院外集團中。猶太院外集團是組織最嚴密、活動效率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