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嚴守法律,找到賺錢目標(2)(2 / 3)

密歇爾·福裏布爾的公司是靠經營穀物為主的,他的發跡經過可追溯到上世紀初。他的五代前老祖父西蒙·福裏布爾是一位小商人,曾在比利時南部的一個小鎮開過一間很小的穀物買賣商行。經過四代人的相傳經營,這小商行業務量有所擴大,但生意仍停留在比利時,頂多算得上是個中小型商行。密歇爾·福裏布爾29歲那年,即1944年,他的父親去世了,他繼承家業,他當了該商行的老板。

密歇爾·福裏布爾是充滿猶太人意識的經營者,他接任父輩產業後,采取了與前輩不同的經營方式,運用了現代經營策略,把公司的業務迅速擴展到世界各地。他深請穀物這個產品是麵向全球的,隻有拓展全球市場,才能不斷擴大業務。據此,他先在歐洲各國建立起他的分公司,待實力增強後,又向世界最大的市場美國進軍,最後甚至把公司的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到80年代初,他的分公司已在五大洲各主要城市建立起來,總共100多家,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跨國大公司。

大陸穀物總公司能夠在30多年時間迅速發展壯大,除了密歇爾·福裏布爾有一套高超的經營藝術外,還與他高度重視信息有密切關係。自從開始跨國經營後,他就把信息當作企業的生命線。正如大眾所知的,在50年代通訊主要靠電報、電話,而且當時這兩方麵的成本十分貴昂。但福裏布爾卻不惜代價,為了及時掌握各地穀物生產、供應和消費的信息,所有分公司都普遍應用電報、電話與總公司時刻保持聯係。以後有了電傳和傳真機後,他又率先購置這種最新的現代設備。這些溝通信息的通道都與他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住宅接通,他遊住到任何一個住宅,時刻可與各地分公司取得直接的聯係,信息一刻也不會中斷。

福裏布爾並聘雇有大批懂技術的專業人才,分布在他各地分公司及住宅,隨時為他收集、分析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情報。他根據各地的不同信息情報,作出決策,就地通過先進的信息傳導設備,給相關的分公司發出指令,使其每筆買賣能夠恰到時機,不會因錯失時機而導致經營失利。據統計,他的總公司每天收到來自他的分公司及情報代理人發來的電報、傳真、電傳、電話近萬次,由一個專門的信息情報部進行分類、處理、分析、歸納,揚粗留精,去偽存真,最後濃縮進電腦,供福裏布爾及總公司決策高層人員時刻參考。

福裏布爾的公司不僅配備齊全現代先進通訊設備,而且還有一手“絕技”。他以高薪聘請有各國情報局的退休人員在其信息情報部工作,他們包括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退休人員。這些人員既有信息專業知識和才幹,又有不少“餘熱”,十分了解當地的情況。

這些人員提供的信息或了解到的情報,對福裏布爾決策很有參考價值。如某國某地區發生災害,此信息到了福裏布爾手後,他即會指令他的相關分公司盡快從獲糧食豐收的國家或地區組織貨源,然後向受災的地區地售,從中賺取較高利潤。又如1973年6月,福裏布爾的信息情報人員獵取到前蘇聯主席勃列日涅夫將要訪問美國的情報後,先人一步飛往地中海岸,與蘇聯的穀物進口局長在地中海一艘船裏洽談買賣,最後達成一宗數百萬噸糧食的交易,從中獲得可觀盈利。很多同行不明白大陸穀物總公司為何如此神機妙算,豈知奧秘就在這裏。

密歇爾·福裏布爾靠大量而準確的信息,使其穀物生意興旺發達。他在各地的公司經常貯存著幾十萬噸乃至幾百萬噸糧食,隨時根據信息情報情況,把它們運到有殷切需求的市場去,使他每筆交易都贏得較好效果。為了及時將穀物運到目標市場,各公司都配有強有力的運輸隊伍。如在美國的公司,配有400多輛運輸汽車和25艘專用運輸船,時刻枕戈待發,應運輸之急。

福裏布爾的發跡,是從穀物生意開始的。現在,他已跳出單一經營範圍,往各種家禽蛋類、冷凍食品、動物飼料、糧食加工品、皮革生產等多元經營,甚至往金融、證券業務進軍。不管哪一行,他都善於運用信息作用而獲得成功。如他從信息情報中了解到美國“海外輪船公司要出讓一部分股權,經過對信息的分析後,覺得該公司有發展前途,他果斷地購入它14.3%的股權,不到一年就獲得股權利潤2000多萬美元。

利用國籍合理賺錢

在當今世上,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商品,包括時間、知識、信息甚至新鮮的空氣,幹淨的天然水。在猶太人看來,商品就是可以通過交易為他們帶來利潤的任何東西;國籍,這個對大多數人而言多少帶有曆史和民族認同的東西,在猶太人看來,也不過是一個特殊的商品罷了。通過購買對他們賺錢有利的國籍,他們就可以合法的,堂而皇之地多賺錢。

猶太人巧妙用國籍的本領與他們2000多年飽受歧視,屢遭迫害的流浪漂泊生活不無關係,他們沒有自己的家園,沒有屬於自己的真正情感和文化意義上的國家。所謂的居住國國籍,也不過是他們借以獲取一國公民正常擁有的權利的手段之一種罷了。因此,國家不過是一個外在化的手段和工具,那麼,利用這個工具來為自己謀取更好的生活,來為自己賺取更多的鈔票就自然而然了。在千差萬別的各個地方,有的地方猶太人可以被接受,他們便可以在那裏生存發展下去,並可紮下根來施展才華;而在另一些地方,當地的政府對猶太人充滿了敵視與仇恨,在那裏,猶太人倍受歧視和迫害,甚至財產也遭掠奪,在這種地方,猶太人隻能逃走,另覓他鄉;還有一些地方是經商的天堂,還有一些地方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在所有的這些地方,都留著猶太人或深或淺的腳跡。在這些環境和條件各異的地方,選定何處作為立足點,又選定何處作為自己施展才華的空間,猶太人早已有了自己的經驗和本能。而作為商人,天生的商業基因使得他們找到了任何可以生財、賺錢的途徑。利用國籍來賺錢,自然成了猶太人的生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