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富士康”的困局(4)(1 / 2)

對於與核心競爭力無關的項目,企業可以砍去或者不上此項目,哪怕是上的項目很賺錢,很有前景。經濟形勢不利的時候,企業擁有現金才是最安全的,少上項目,就是節約現金最好的辦法之一。很多企業經不起市場的誘惑,實施多元化,進入多個領域和行業,結果由於企業的人才儲備不夠,資金跟不上,管理跟不上,很多的項目做得一塌糊塗。更糟糕的是企業為了挽救處於危機的項目,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從資金已經很緊的其他企業借錢發展,結果不但項目沒有救起來,原來賺錢的項目也不賺錢了。

3、要確保訂單,維護生命線

任何時候,企業生存都要靠訂單。訂單是企業的生命線,如果這條線都斷了,那麼企業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在不利的經濟形勢下,企業不能束手被擒。越是在困難的環境中,企業越要依靠客戶的訂單獲得利潤;越是在困難的環境中,企業越是關注客戶,給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加強與客戶的溝通,贏得客戶的信任,進而贏得訂單。

在處理與客戶的關係時,要把維護老客戶擺在第一位。

在著名的二八定律中,老客戶隻需投入20%的成本,卻為公司帶來80%的收益;新客戶要投入80%的成本,卻隻能帶來20%的收益。可見,一個企業要發展,一定要重視企業老客戶。

其次是開發潛在客戶與目標客戶。

潛在客戶是指對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有需求和欲望、並有購買動機和購買能力,但是還沒有產生購買行為的人群。潛在客戶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指顧客主動地“瞄上”企業,有可能購買但還沒有購買行動的用戶。比如一個小老板想買奧迪轎車,但是因為一時資金緊張,沒有買,就屬於潛在客戶。

目標客戶是企業經過挑選後力圖開發的人群。目標客戶則是企業主動“瞄上”的尚未有購買行動的客戶。比如一個女孩喜歡健身,那麼,健身器材廠的營銷人員會把她列為目標客戶加以開發。

最後是靠提升企業競爭力,提升競爭力可以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售後服務、建立企業商譽三個方麵進行,使企業脫穎而出,最終贏得顧客。

4、整合與升級

三星在最艱難的時候,總裁李鍵熙說過一句話:“除了老婆孩子不變,其他的一切都要變。”通過大膽革新,三星成功地度過了危機,迎來了更大的發展。

現在的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每天都在變。對於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可以通過內部整合和產品升級來適應。市場需要日趨多變,產品壽命的周期越來越短,技術進步使企業的生產和服務係統經常變化,這種變化已經成為持續不斷的事情。

企業如何在艱難中生存,企業如何適應變化的環境,是企業管理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對於垂直一體化整合,在其他的章節有提及,此處不重複。這裏主要說說專業化整合與產業鏈整合。

專門化發展是指企業主要在某個特定的業務領域中進行經營擴張的過程,包括單一產品或服務的數量擴張、產品線的縱向延伸等。如同仁堂專注於醫藥,格力專注於空調,格蘭仕專注於微波爐,華為專注於通信基礎設施,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專注於飲料,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專注於通信工具等。

對於大企業來說,在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且企業實力雄厚的情況下,專業集中化無疑是一種最佳的策略,有利於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把握特定領域中的獨特環境機會。對於中小企業,特別是在創業初期的中小企業,以及實力很薄弱的企業,采取專業化集中發展有利於集中優勢資源,發展主業,形成競爭優勢。

萬科董事長王石:“萬科專注於地產住宅的開發。一些典型的房地產企業,在過去市場不好、最艱難的時候堅持下來,但是等到外麵出現了誘惑,卻耐不住寂寞,匆匆放棄了自己的特長、轉移了業務,到頭來兩手空空。”

盛大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天橋說:“盛大之所以成功,對機遇的把握很重要,但更多的是取決於我們在業務上的專注,這一點非常重要。創業型企業認準了一個方向的時候,應該全力以赴,隻有專注的企業才能成功。”

升級有人才升級與產品升級,最常用的就是對產品進行升級,而升級成功最重要的又是技術創新。

企業的產品升級要緊跟技術的發展動向,經營者要密切關注技術的每一個微小進步,通過創新把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運用於產品的升級換代,使技術的發展通過研發和設計轉化為企業的核心能力,推動產品主動升級,進而贏得市場。

產品升級的一個訣竅是根據客戶的需要開發升級產品。

不同的用戶對企業產品的需求不一樣。企業升級的產品要符合客戶的需要,並為客戶創造價值。在做到這一點,企業的研發部門和設計部門,必須加強市場調研,聽取用戶意見,掌握用戶需求變化,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調整產品結構。

其次,升級還需要依據市場發展需求推出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