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短杖一分兩半,中間滾出一樣東西,卻是一張薄薄的金箔,泡在海水中卷成一卷,汪倩小心的用指頭夾起金箔,一點點展開看時,上麵都是浮凸小字,密密麻麻的好大一張。
汪倩不愧在文物研究所工作多年,把金箔攤開在甲板上認真辨讀,忍不住抬頭感謝嬴政先生,當年下大力氣把文字給弄統一了,讓以後所有知識分子都用一種漢字,就算唐末五代時期,我們這現代人也連蒙帶猜也能弄明白個大概意思出來。
這篇文字其實並不是給我們看的,汪倩看了一會兒就說道:“這是一篇祭文,拿來祭天用的。”
讀完後汪倩把大致意思解釋給我們聽,原來這個修造海底建築物的部落,並不是老嚴所說的佘族的一支,而是叫做旲族,這個字看形狀上麵一個日,下麵一個大,讀音和‘台’字一樣,應該是五代時期崇拜太陽的一個偏遠部落,當年國王因為機緣巧合,獲得一個天地至寶,從而掌握了一項神奇技術,可以奪天地之造化,所以整個部落的每個人,跟著都變的富可敵國。
我趕忙問道:“這個寶貝有沒有說是什麼?是不是個鏡子?”
汪倩搖搖頭:“沒說,應該不是和鏡子有關係,因為後麵說這個東西被族長一口吞下,要是鏡子的話,再怎樣也不可能那麼小。”
旲國為了保守這個秘密不被其它強大的勢力吞並,國王決定舉族搬遷,向東一直遷徙到太陽升起的地方——那海洋的盡頭處,於是發現這裏後,就依靠強大的財力定居建造新的王國。
汪倩插口解釋說,看來咱們現在這個地方,在古代是海洋中的一大片陸地,這個王國以為到了太陽的初升地方,就定居下來了。
旲族人定居建國後,依靠手中的巨額財富,從當時的吳越國購買大量奴隸建造工程,依靠那件天地至寶繼續創造無盡的財富,誰知道幾十年後,國人全都患上怪病無法治愈,不論男女都無法生育繁衍,一個個垂手垂腳全身癱瘓的痛苦死掉,國王認定是部落的財富被鬼神所忌,遭天地譴責,奪天地造化而有違天和,所以非常後悔,決定把這個招致滅種滅國的禍害,一口吞下肚子,自絕於所有國人麵前,祈求太陽大神可以原諒自己的過失,給未死的臣民一條活的出路。
讀到這裏,我徹底相信這個巨大青銅樹的圓台,就是專門用來祭祀天地的,那些古怪擺設和黃金深穴都是儀式的一部分,不過到底是什麼天地至寶?居然可以創造無盡的巨額財富?
我想了片刻,有點疑問:“小汪同誌啊,古代的有些事情我不是很明白,就想問問你,這旲族人是用的漢字嗎?為什麼這麼重要的祭文是用的漢字書寫呢?”
汪倩一楞:“這個很難說的,當時大唐國力強盛,旲人沒有國家,難免受到管轄,或者從貿易和交往中受到影響,唐朝滅亡後,旲人才建的國,說不定沿用的就是漢字呢?不過按道理旲人應該有自己的祭祀文字或者符號,更何況這是旲族最關鍵的秘密,生怕給外人知道,我再仔細看看,到底怎麼回事兒?”
翻來覆去的仔細看了一會兒,汪倩滿臉高興的說道:“我明白了,寫這個祭文的人很可能是當時吳越國王錢鏐的奸細!這個金箔的背麵,被秘密的刻上了一段話,極像是遺言,你們聽聽:王聞旲人疫症…遣吾化身仙道使之…不虞旲人疑懼…落舟即毒…恨之遂出此計…知返無期…憾甚…旲人苛毒大異中原…其王也崩其國將亡…吾引此海陷以報…奪目天石乃金中之鋼…王匿於腹葬於雲端…非…。後頭…….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