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的現狀分析及未來發展研究
產業觀察
作者:徐文騏
摘 要 全球信息化推動我國軟件產業的蓬勃發展,隨著軟件工程學的深入研究,我國的軟件測試於“六五”期間逐步發展起來。但由於起步時間較晚,當前我國在軟件測試認識的正確性及全麵性、軟件測試技術的先進性等方麵與一些知名軟件產業強國之間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隨著當前一些大型、超大型信息係統的投入使用,軟件質量正越來越被我國軟件企業所重視,軟件測試行業正迎來又一輪發展契機。本文通過對於當前國內軟件測試行業的現狀分析,指出當前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並給出相關意見及建議,點明我國軟件測試行業發展的關鍵點及趨勢。
關鍵詞 軟件測試 軟件質量 軟件測試產業化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當前我國的軟件行業正如雨後春筍般處於蓬勃發展階段,在短短二十幾年間,正不斷成長為我國經濟的又一支柱產業。但我國軟件行業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大部分我國的軟件企業,仍然存在著重開發,輕測試,追求眼前功能的實現,對於性能及功能優化方麵考慮甚少的問題,對於軟件質量的保證及軟件行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風險和極為不利的影響。本文將對軟件測試的認識、測試技術、測試商業化等方麵的當前現狀進行分析並對軟件測試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探討。
1國內軟件測試行業的現狀分析
1.1軟件測試行業的現狀及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承認的是:我國軟件行業的發展仍處於較不成熟的階段,軟件測試行業的現狀令人較為擔憂。不得不說,當前,軟件測試在軟件行業中處於一個絕對的劣勢地位,無論是比重還是質量都與歐、美、日、印度等一些軟件強國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數據顯示,中國軟件測試行業存在著巨大的人才缺口。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我國軟件測試行業的人才缺口達到30—40萬人。2008年,國內最大的軟件測試網站51testing軟件測試網發起了中國首屆企業軟件測試現狀調查活動,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全麵、真實、有效的數據分析和整理,很好的體現了當前我國軟件測試的現狀。通過《2008年首屆企業軟件測試現狀調查報告》中的部分數據,可以清晰的看出當前軟件測試行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調研結果顯示,首先,我國當前沒有設立獨立測試部門的比例達到了51%;此外,從企業專職測試人員與開發人員的比例來看,企業測試人員與開發人員的比例集中在1:3—1:5左右.19%的企業該比例達到甚至超過1:7,這與國外軟件業1:1的比例相差甚遠。說明我國部分軟件企業測試人員嚴重匱乏,開發測試人員配置比例嚴重不均;再者,報告顯示:對於軟件測試重視程度在“很不規範”,“不規範”,“一般”的比例達到了49%,顯示我國“重開發、輕測試”的思想仍然比較嚴重。另外,目前我國測試行業測試技術仍然處於相對落後階段,對於測試人員的需求仍以手工測試人員為主,功能自動化測試工程師及性能測試工程師仍處於供不需求的嚴重缺乏狀態;同時,企業對於相關職業技能提升規劃並不重視,對於軟件測試人員的進一步培養缺乏有效機製,極大的遏製了軟件測試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此外,企業對於測試流程規範程度不夠,部分企業並未建立規範的評審流程,並且大部分企業對於性能測試及自動化測試重視不夠,都給最後的軟件交付時的質量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及風險。
1.2軟件測試行業現狀的原因剖析
(1)國內的軟件行業仍處於“溫飽”階段
雖然我國軟件行業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但當前大部分軟件企業都處於剛剛起步階段。企業規模不大,企業資金相對緊張,甚至部分企業“有價無市”,還處於“過緊日子”,向上擴張的初級階段。而搞好軟件測試恰恰正是由“溫飽”向“小康”的轉變。軟件質量也是在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投入才能有所產出,據測算,一個好的軟件花在測試上的時間基本占據整個開發成本的30%—40%,並且軟件缺陷查找過程遵循2-8定律,即後20%的缺陷需通過80%的測試成本,因而當前軟件產業的不發達導致軟件測試的窘境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