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程輝並不太介意,繼續學他的雷鋒,做他的好事,而且在交流銷售心得時還主動把自己的經驗招數拿出來與大家共享,這在別人看來是傻子舉動。期間公司業績雖有一定波動,但他一直堅持下來,後來他的上司因外部機遇調走了,而他因資格老而且原上司的極力推薦和大家的良好的口碑自然接替了原上司的工作。當然後來程輝也遇到過一位脾氣不好、毛病比較突出的上司,而他沒有抱怨,從來不在人前議論上司的不是,而是積極默默地配合上司的工作。這位上司後來因群眾意見大、隊伍不穩定、業績上不去被企業辭退,程輝自然晉升接替這個位子。
程輝在工作中也有過外部的機遇,也曾經調動過工作,但他的調動不是簡單的因掙錢多而跳槽,更多是看重發展機遇,是職務上晉升。就這樣程輝在大學畢業工作8年後的剛剛而立之年便升任某一頗具規模的公司的副總裁,主管業務市場工作,年薪也以數十萬計。在獵頭公司的眼裏程輝更是一位價值不菲“奇貨”,而當年那些認為他比較傻的“精明”之人大多還都在第一線做“資深”銷售代表,原地踏步。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資深”銷售代表作為基層員工,其競爭優勢正逐漸讓位於更年輕的員工。
(3)如何“幹上去”,避免原地踏步
上述的故事告訴我們,銷售人員的業績是一步步幹上去的。作為銷售人員要想“幹上去”,成長到職場的高端,應做到以下七要七不要:
第一,要為事業發展而跳槽,而不要輕易為暫時的高收入誘惑而跳槽。銷售人員流動性非常大,其原因就是衝著銷售提成高而流動,殊不知,銷售提成高後麵隱藏著許多風險。因為任何公司組織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不可能像自己想象的或聽到的感覺中的那麼好。一旦感覺不好就想著要逃避,頻繁地開始自己職場生涯中的平移工作,走馬燈似的幾番跳槽後,自己除了年齡成了職場中的老人外,其他一切的積累與年輕人無異,甚至同年輕人的零數相比自己是負數,當然在與年輕人的同台競技中也就沒有優勢了。而成功的跳槽應是為事業發展而跳槽,包括職務的升遷、視野的開闊、難得的鍛煉機遇、學習機會以及成長的空間等等。
第二,要為組織奉獻才智和力量,主動做一些與自己銷售無關的組織事務工作,不要因為與自己業務無關而袖手旁觀。許多年輕銷售人員,隻盯著自己的銷售業績,組織中的許多事務性工作視而不見,甚至有時上司安排自己做都向後撤,有時也做了,但向上司討價還價,舍不得多餘的點滴付出,這樣的員工隻對錢有感情,而對工作,對所在的集體組織沒有感情。試想自己對企業組織都沒有感情和付出,企業組織能給你什麼回報呢?
第三,要把自己的經驗和智慧與同事們一塊分享,不要把自己的經驗和智慧藏著掩著。不少這樣的一線銷售人員,尤其年輕的銷售人員,業績做得很好,一旦上司要他們介紹經驗,立即就三緘其口,要麼就是輕描淡寫應付一番,搞得上司好不尷尬,其實有時上司不僅僅是為了提高整個組織的業務能力,也是想樹立其在組織中的威信與影響力,可他這樣做的結果豈不是自棄行為。
第四,要把問題和建議積極地善意地提交上司,並提出自己的解決辦法,而不要喋喋不休的消極抱怨。任何公司和公司的產品都不可能完美無缺,即使世界最知名的品牌公司和其產品也不例外,而這些知名的商號就是在持續性地滿足客戶的需求解決客戶的問題中產品日益精美,公司日益成長,而解決問題和滿足客戶的需求則是靠公司裏的許多員工積極的想辦法解決,而不是抱怨,抱怨隻有負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