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德·鄧肯認為,價格競爭是有限的,它不能超過成本的底線;質量競爭也是有限的,它不能超越技術的發展。在消費者越來越精明與挑剔的今天,服務無疑成了推銷員打動“上帝”的最後一塊金字招牌。但推銷員在推銷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是,服務並不是為顧客包辦一切,而是擇其重點,取其精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服務內容不是任何情況下都整齊劃一的,服務不存在一個標準的模式。不同的顧客、不同的消費目的、不同的消費時間與不同的消費地點,顧客對服務的要求是有差別的。例如,同一個遊泳池就分早、中、晚三批不同的服務對象:同樣是遊泳,晨練的人目的在於鍛煉身體;晌午主要用於訓練運動員,目的在於提高成績;傍晚嬉水的人們目的在於娛樂休閑。所以,早晨遊泳池的服務主要是提供運動水麵、自來水設施,隻要這兩點滿足了,晨練的人就能基本滿意;參加訓練的運動員則希望在這兩點的基礎上,水麵牽起索道,更加符合比賽要求;傍晚休閑的人則更注重存衣、救生、更衣服務。所以,服務應區分對象而有不同的層次。快餐店的服務人員就沒有必要替客人端茶倒水、上餐前小點。在零售業中,由於銷售方提供的服務內容不一樣,於是便誕生了百貨商店、超級市場、專賣店、購物中心、貨倉式商店、24小時便利店等多種零售形式,它們以各自的服務特色滿足著不同消費者的不同期望。
服務競爭是一個萬花筒,沒有統一的模式,每個商家都可以選擇自己獨特的服務方式。然而,不管商家選擇何種服務模式,都必須圍繞著“購物”這一環節來進行,其首要一點就是為顧客提供滿意的商品。因為商場的基本功能是購物場所,無論裝修得多麼豪華,營業態度多麼熱情,離開購物這一環節,服務便成了無源之水。
人們常說心想事成,推銷員應該知道如何讓顧客心想事成,也就是要了解顧客的心中所想,做到貼心服務。貼心服務涉及的領域,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質上的。
聖誕節即將來臨,各種聖誕樹及禮物琳琅滿目;元宵節到來時,各式花燈星羅棋布;端午前夕,竹葉、艾草滿街可見……充分滿足了廣大顧客的心理需求。最近,我國市場上有許多廠商推出了新招,例如一分錢專櫃,提供了針、線和紐扣等;特大鞋商店,專給畸形腳的人提供方便;此外,還有特種鋼材、農具、日用品等,這些都是貼心服務的不同形式。
當母親節到來時,兒女們都要一表孝心。這時,商人便開始絞盡腦汁爭先設計取悅顧客、博得他們歡心的物品,以促進銷售額的增長。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也同樣起了變化。為了迎合消費趨勢,各大百貨公司改變了推銷形式,不再用“大降價”“優惠酬賓”等手段,而以溫馨的貼心服務來取悅消費者。為達到推銷目的,各大公司各出奇謀,招數迭出。如一些商家,為了讓不能返鄉過節的遊子能與親人盡訴親情,特別推出“親情熱線”服務台,在母親節的某一時段,讓顧客免費“打長途電話向媽媽問好”,此招大受顧客歡迎。前幾年,送康乃馨給母親表達孝心已在世界各地成了時尚,因此,康乃馨也成了母親節促銷活動最醒目的裝飾。這些花有的被用來當作陳列品,有的用來現場銷售,有的成了送貨上門的訂購禮物。有一家百貨公司則獨樹一幟,隆重推出“康乃馨義賣周”,在母親節當日,提供500朵康乃馨在公司現場義賣,把所得款項捐給“心髒病兒童基金會”,此舉贏得了廣大顧客對公司的好感,無疑會對未來潛在推銷產生巨大影響。
銷售金言
不同的銷售經營方式對所提供的服務內容也不相同,這些服務有主次之分。有些服務必不可少,為主要服務,目的在於滿足顧客的基本期望;有些服務根據需要靈活設置,為輔助服務,目的在於形成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