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題”
考試加油站
作者:崔建紅
背景材料:
“假設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每天一公裏的路程,那麼子女對父母的愛總共應該是多少?”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給全校學生出了最後一道“期末考題”。
問:假設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每天一公裏的路程,那麼子女對父母的愛總共應該是多少?
答:一公裏。
● 證明:假設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每天一公裏,那麼一年裏是1公裏/天×365天=365公裏。不妨假設父母的平均壽命為85歲。從我們出生(全國平均生育年齡為28歲)到父母離去
85-28=57歲
那麼父母對我們的愛就是:57×365=20805公裏
這個裏程相當於我們繞行半個地球。
而我們對父母的愛(以從父母處獲得的愛等量計算)
因為求學,這份愛被開平方
=144. 239438公裏
因為工作,組建了自己的家庭,照顧自己的孩子,社交、各種應酬,離家遠,離家久……這份愛又被屢次開平方,最後的結果是:1.03960公裏。
不應被提醒的幸福
□王忻哲
遺忘,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而這世上,有些事可以被遺忘,有些事永遠都不應該被遺忘,比如親情。2014年春晚,王錚亮的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撥動了億萬人的心,提醒著人們對親情的珍惜;2015年伊始,上海交通大學的一道期末考試題再次喚起人們對父母的感恩之心。需要提醒的親情本身就是一種悲哀!
親情是一種幸福,這一點無庸置疑。可是這種幸福卻並不均衡。我們收獲太多,卻付出太少,而父母隻能在我們的無知和任性中去品味那帶有苦澀的幸福,隻能在照片與回憶中填補他們缺失的親情。
如果沒有遺忘,何須總被提醒,更不應屢屢被感動!
沐浴陽光,勿忘恩澤
□裴匡迪
親情如陽光,讓我們溫暖,我們沐浴其中,一路前行,卻想不起看一眼那帶給我們這一切的太陽!
你也許會說,我出門在外,我工作繁忙,我商務纏身,我輾轉各地,可是,無論你走到哪裏,太陽一直與你遙遙相望,一旦它被烏雲擋住了視線,它就會茫然,而此時,不懂事的你也許會為自己重獲自由而欣喜不已!這就是我們,這就是天下的兒女!
今天,當我們麵對這道計算題,我們才意識到自己的內心有多殘忍,多冷酷,“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即使父母沒有期望我們能回饋什麼,但如果連起碼的生身之情都拋於腦後,無論如何,都難以立於天地而為人!
不要在連綿的陰雨過後,再想到陽光的可貴,抬頭望望,那追隨你一路的太陽,它才是光明與溫暖的源泉!
教育的藝術
□陳 芮
真的應該感謝出題者的良苦用心,我們被死板的說教“教育”了那麼多年,卻抵不過簡單的一道計算題來得震撼。
教育是一門藝術,在十幾年的學習生活中,習慣了聽,讀,背,記,卻很少真正地思考,精神迷失於麻木,情感的綠洲日漸荒蕪。
一道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一是它的內容,二是它的形式,這也給所有教育者以啟發,教育的手段百媚千紅,而學生獨愛哪一種?
親情之外
□任遠航
無疑,這是一道有關親情的話題,它委婉地提醒著我們珍惜身邊最可貴的親情。隻此一點,就足夠我們為人子女者受用一生。
然而親情之外,我卻想說點別的。在經濟社會,我們討論最多的莫過於工作、金錢、成功以及一些不夠純淨的情感,被生活擠掉的何止親情,我們苦苦追尋的那份簡單的幸福似乎越來越遙不可及,就像歌者許巍的歌中唱的“也許是出發太久,我竟然迷失在旅途”。
今天,當這道上海交大的考試題擺在我們麵前時,它猶如晴空霹靂驚醒了匆匆趕路的人們,讓我們重新回首一路的過往。親情被遺忘在了路旁,夢想被遺失在花間,詩情被風兒吹走,就連兒時的小夥伴也被我們丟失在了不知名的路口。
掩卷沉思,感歎良久,路途遙遠,勿忘初心。
(編輯:於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