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愛崗敬業是最可貴的職業品質(1 / 2)

具備愛崗敬業精神的員工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他們認識到愛崗敬業精神是一種優秀的職業品質。這樣的員工會為企業的發展做出真正的貢獻,當然,他們自己也會因此從工作中獲得無窮的樂趣和收益。

愛崗敬業是一個很古老的話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不斷賦予它新的內涵。美國管理學家吉姆·柯林斯在《卓越員工的12項修煉》一書中把“愛崗敬業”作為員工的第一項修煉項目,說明了雖然中西方文化差異較大,但對從業人員的要求都是相通的。愛崗敬業精神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精神動力,也是社會對從業人員的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要求。

“愛崗敬業”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詞語,我們經常在招聘啟事上看到招聘單位要求應聘者要有愛崗敬業精神。愛崗敬業精神在今天受到的重視程度超過任何一個曆史時期。

各行各業、每個企業都將愛崗敬業放在各項職業道德規範之首,並以此作為選擇、培養和考核員工的首要標準。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行業競爭日益加劇,任何一家想在競爭中取勝的企業都必須設法使每個員工愛崗敬業。同時,在現代職場,一個員工能否成功,關鍵取決於他是否具有愛崗敬業精神。愛崗敬業精神,既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每位員工實現個人價值、取得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

敬業與愛崗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愛崗是敬業的前提,敬業是愛崗情感的進一步升華,是對職業責任、職業榮譽的深刻認識。不愛崗的人,很難做到敬業;不敬業的人,很難說是真正的愛崗。

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的總體要求,是一個人基本素質的體現,展現了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和才幹,體現著一個人對社會、對企業、對集體的責任感與奉獻精神。

愛崗敬業是一種可貴的職業品質,是職場人士的基本價值觀和信條。

在經濟社會中,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或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必須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對自己的工作保持敬仰之心,視職業、工作為天職。可以說,愛崗敬業精神是職業精神的首要內涵,是職業道德的集中體現。

不管在哪裏,都會有許多才華橫溢的失業者。當你和這些失業者交流時,你會發現,這些人總是對原有工作充滿了抱怨、不滿和仇視。不是怪環境條件不夠好,就是怪老板有眼無珠,不識才。總之,牢騷一大堆,埋怨滿天飛。殊不知,問題的關鍵就出在他們在抱怨中丟失了敬業精神這種寶貴的職業品質,從而使自己發展的道路越走越窄。

具備愛崗敬業精神的員工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他們認識到愛崗敬業精神是一種優秀的職業品質。這樣的員工會為企業的發展做出真正的貢獻,當然,他們自己也會因此從工作中獲得無窮的樂趣和收益。

應該說,一個人做到一時愛崗敬業很容易,但要做到在工作中始終如一,將愛崗敬業精神當作自己的一種職業品質卻是難能可貴的。

2010年1月,中央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報道了一位感動中國的環衛工人王長榮的事跡。

在2010年之初的這個冬天裏,北京市民都知曉了一個名字,並因這個名字而感到人世間的溫暖,這個名字就是王長榮。

2010年1月2日晚間開始,北京下起了60年來同期最大的一場雪。降雪整整持續了一天,京城麵臨嚴峻考驗。

雪情就是命令!為應對這場暴雪,北京啟動了紅色掃雪鏟冰預案,以保障暴雪天城市道路暢通。許多城市運行保障行業的職工開始行動,這其中就有近兩萬名北京環衛工人。從1月2日21時到4日8時,北京近兩萬名環衛工人輪番熬了兩個通宵,不間斷地在重要路段、主要環路、立交橋上反複施撒融雪劑除雪,確保了1月4日長安街、二環路、三環路等主要道路的暢通。

北京環衛集團掃雪鏟冰作業部部長張誌強介紹,這場暴雪下的時間長,目前氣溫低,容易結冰,給除雪帶來了很大困難。

1月5日淩晨,東城區環衛工人王長榮在連續四天四夜清除冰雪後,突發腦出血昏迷。

麵對罕見的低溫和暴雪天氣,本應1月2日上崗的王長榮,元旦之夜就從京郊昌平的家中來到了單位做準備,這是老王20多年從事一線環衛工作的老習慣。老王所在的東城環衛五所要負責25條街道、9條過街橋及98萬平方米的作業麵,平均每個工人要清掃8000~9000平方米的積雪,勞動強度很大。可漫天大雪一直沒停,加之地麵溫度太低,馬路上已經形成了冰層,車輛及行人的通行存在很大危險。針對大型機械無法作業的死角,老王和同事們用手撒融雪劑,用鍬鏟“地穿甲”,全部實行人工作業。老王這樣一幹就是4天4夜,直至突發腦出血暈倒在工作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