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省省城S市。
雖然八月底了,但是天還是很炎熱,因為前幾天下雨,今天才開始放晴...因此,晚飯過後,很多市民都從家裏走了出來,遊走在各街道上。
陽君榮為了給自己父親湊醫療費,提著一大包工藝品特意從省城30公裏外的金沙門鎮,來到了省城有名的“八一廣場”準備到這邊擺攤賺錢。
這些工藝品其實是他自己製作雕刻製作的,有木製的,也有石雕刻的,也有鐵製的刀具等,品種很不少。
“八一廣場”附近在S市也算是比較有名的商業積聚地,晚上來這邊玩的人流眾多,有社會名流,有公司白領,也有普通的工仔市民,可謂是三六九等應有盡有。
這也是陽君榮選擇來這邊擺攤的原因。
來到廣場後,陽君榮便找了一塊空地,且人流較多的地方停了下來,從包裏麵拿出一塊布鋪在了地上,把一包工藝品都倒了出來。
這些東西幾乎是他從小到大近半的心血結晶,有精品也有次品,這些東西見證了他從生到熟,從熟到精,從精到巧的成長過程,如果不是確實有需要,他是不會拿出來賣的。
稍微擺弄了一下後,他就在旁邊盤膝坐了下來,等待著顧客上門。
他這方麵的手藝是他跟一個自稱為“神工老人”學的,當然也是他的師傅,是他八歲時遇見的,他也不知道自己師傅來自哪裏,隻知道師傅在匠學方麵的手藝浩蕩無邊,幾乎是無所不精。就比如雕刻,木藝,石藝,打鐵煉器,機關玄學等等。
神工老人帶了他五年後,便消失無蹤,離開時隻是跟他說在適當的時侯還會回來的,在這五年當中他學會了很多東西,從八歲到現在十八歲,整整十年,從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到現在一個身懷絕技的少年,在這十年當中,他付出了,努力了,當然得到的也更多,現在他在當地也是一個有名的宗師級匠學大師。
本來以他的精通的技術手藝,早就應該賺了很多很多的錢,不用為了父親的醫療費煩惱,隻是神工老人當時在離去之時,曾經交待過他,在沒有技藝大成之前,不可過度追求財富與名利,耽誤技藝的進展,因此有了他今天為錢發愁的困境。這次要不是父親身患絕症,需要一大筆手術費的話,他還不會來這裏擺攤賺錢,四個字,逼不得已啊!
“......”
老板!這發簪怎麼賣。
也許是他的東西很精致,很特別,很新鮮,不像廠家加工的物品,很快就有幾個年輕男女在他的攤位前興致勃勃的翻看著...
也難怪,他的工藝品一般都是一些小東西,小玩具,樣式新穎,對年輕人來說,的確有這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我這東西沒有底價,沒有限價,都是自己雕刻的純手工作品,全憑顧客自己給,如果我覺得價格合理我就賣,不合理我就不賣...
“問話的是一個20歲左右的年輕女孩,旁邊還有兩個小姐妹...”陽君榮稍微打量了她們一眼後,便回答了女孩的問話。
他這樣賣是有自己的道理的,這不但是純賣東西本身的價值,也是考驗顧客們對自己藝術水平的認可程度。
老板的意思我懂了,我給三十塊,老板你看成不...女孩聽了陽君榮的話後,稍微沉思了一下,就給出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價格。
“好!成交...”聽了女孩的話,陽君榮果斷的拍板決定了。
女孩拿的是一支鳳簪,是他三年前初三時期的作品,雕工精細,也算是精品了,三十塊雖然不多,遠沒有達到自己心目中的藝術價值,但是卻超過了其本身的價值,畢竟這發簪就是用普通木頭雕刻出來的,也就是用桐油侵泡了一下,和現在一些廠家用機器做出來那些好看又實用的比起來,這個家已經算是高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