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子(1 / 2)

那一年,關外女真崛起虎視鯨吞;那一年,關內饑民遍地烽煙蒙動;那一年,大海之上,紅毛肆虐,海盜倭寇多如牛毛。

大明朝的形式不是很好!

這個小故事,便借此,作了一個開端。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有人宿朝天宮,日歌市中,曰:“委鬼當朝立,茄花滿地紅。”時有一名太常寺奉祀,藉此上書一封,言有魏宦將興,綱常崩壞,請盡誅魏宦,清肅內廷。

此時,萬曆爺已重病一月有餘,文案堆積如山,這一封折子自然也泥牛入海。

八月,五鳳樓哀鍾響起,京師大小宮觀寺廟哀樂齊鳴,萬曆皇帝龍馭賓天,舉國服喪。

苦熬了三十九年的朱常洛隆登大寶,朱常洛甫一登基,便勤政愛民,人事補缺,一時朝堂頗有維新之象。

太監王安,因多年調護皇太孫朱由校有功,在朱常洛成為天子後,升任司禮監秉筆太監。

十二監四司八局不少太監爭相投入王安門下,王安也藉此提拔了一些親信。

當時王安門下有一隨堂太監,名叫魏朝。

在一次整理積壓奏折的時候,那名太常奉祀的奏折被翻了出來,說巧不巧,發現那本折子的恰好是魏朝此人,於是,在這位“魏宦”牙根緊咬之下,這本折子自然消失了。

魏朝回到住處,召來了其結拜兄弟李進忠,更巧的是,這李進忠,原本也是姓魏的,進宮後認了幹爹,才改姓了李。

兩兄弟一時頗有些同仇敵愾。

朝堂之上,隨著各項工作步入正軌,在短暫的休戈後,東林黨與齊浙楚諸黨,又展開了激烈爭鬥。

朝會屢屢受氣的朱常洛,回到寢宮後,一夜接連寵幸了八位宮女,第二天便一病不起了。皇帝接連半月不上朝,宮內外再次陷入了驚恐。

整個京師都在瘋傳,皇帝快不行了。

當時有一名鴻臚寺丞,名叫李可灼,自稱有祖傳仙丹欲進獻皇帝,被內閣首輔方從哲亂棍打出,而後李可灼又找到了掌管禦藥房的太監崔文升。

崔文升領李可灼有仙丹的消息傳給了朱常洛,朱常洛便當著內閣及六部官員的麵召來了李可灼,半當麵吃了一顆紅丸,當即便覺病情稍緩,暖潤舒暢,於是對李可灼連呼了兩聲“忠臣”,令方從哲賞賜李可灼。

下午三時,朱常洛覺紅丸有效,又吃了一顆,結果第二日淩晨五更便暴斃了。

時隔一月,五鳳樓的哀鍾再次響起,帝都秩序一片混亂。

當朝野注意力都集中在先皇大行與新皇登基上時,李進忠找到了魏朝,兩人一番密謀。

沒多久,一群東廠的番子在西城追拿幾名黑衣人,慌亂的黑衣人翻進了一戶人家。

隻見那府門高匾上寫著“楊府”二字。

片刻後,番子們衝撞正門,大呼“東廠執法,速速開門”。

這幾天,楊家恰有一名遠客來訪,這位遠客姓李名旦,自稱商賈,一聽有東廠的人來了,李旦臉上閃過一絲異色,左右的隨從盡按刀在手意欲發作,李旦輕輕搖了搖頭,滿臉不憤的隨從將手放下。

李旦麵色陰摯地對楊昌言說道:“楊兄,我等並未為非作歹,不知這東廠所來何故。”

楊昌言見李姓商的臉色異常,也沒多想,覺得他可是能被東廠的人攪了興致,便回道:“我也不知,李兄勿驚,待我去看看再說。”

李旦使了個眼色,兩個隨從跟著楊昌言左右出了書房。

楊昌言離開客堂,李旦一隨從說道:“李公,東廠突至,必那是狗官通風報信,剛才為何不讓我等動手結果他”

李旦怒目一瞪,隻見那說話之人脖子一縮,低下頭去。

“我與他多年舊交,知此人自命清高,生平最恨朝庭爪牙,不可能與之勾結,再說他也並不知我等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