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眼看世界
不過,這些還不是最酷的免費活動。第3天,我們全體都去鎮上的賽馬場,看每月一次的牧人馬術表演。Andy14歲的女兒是比賽的形象大使,挽著一人高的旗幟和其他7名騎士在賽場上形成不同的流動陣型,還在印著她照片的海報上給我簽了個名。來自各地的牛仔好手進行了拉索圈牛,馬上綁牛,製服暴怒的公牛等比賽,感覺就像回到了西部一樣。到第4天,全牧場開始了迷你馬術比賽。我們被分成兩組,每人都參加了包括趕牛,賽馬,繞木樁等比賽項目。當我單手挽韁,駕馬從一頭疾馳至賽道的一段,從一個木桶裏抄起一根木柱,然後再疾馳到另一頭把木樁投入桶裏,同組的人不斷為我喝彩“中國牛仔Chinese Cow Girl!”我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就是一個牛仔了。最後我贏得了那個項目,再回憶起3天前我對騎馬沒啥信心的樣子,才明白Andy的信心教法的奇妙。
我一開始對為啥我們在馬上能幹很多別的牧場不太肯做的很酷的活動卻不用額外交費而感到奇怪,後來聽組織這次活動的同學McLain說,這個私人牧場隻對熟人開發,他們家從小就一直去這個牧場度假。牧場所有的客人都是回頭客或者是通過朋友介紹而來的。很多來的客人,還讓他們的子女暑期來這裏打工,因為來這裏的人一般家境都不錯,所以不是為了錢而完全是出於對牧場的喜愛。比如迎接我們的那個金發女孩,她父親是德克薩斯一鋼鐵公司的總裁,她去年作為客人入住這裏後愛上了這裏,今年自願來這裏工作,每天5點起床幹活,一直到晚上9點才結束,幹包括燒飯洗衣打掃等所有雜活,真讓人敬佩。因此這個牧場商業味比較淡,與相隔不遠的草坪住一晚最低起價1000多美金的收費相比,牧場費用僅為其四分之一,而且很多活動都免費,大家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其樂融融。
家庭的氛圍,到了夜晚的篝火晚會就更加體現出來了。年輕的牛仔們點起篝火,和客人一起圍成一圈,兩位年輕的牛仔彈著吉他為大家獻唱,其中一位長的特別英俊,不時引起周圍姑娘的歡呼。而後很多客人也一起加入跟唱。歌聲隨著煙霧飄向空中,天上繁星點點,眼前歡快的笑容在火中點動。此情此景,仿佛又回到了那青春純真的時代。而周六的牛仔酒吧遊,就更把氣氛推向了高潮。在熱鬧的西部音樂中,所有牛仔和客人一起起舞。如果你像我一樣從來沒見過西部牛仔風格的舞蹈,大家會很熱情地教你。看著男男女女邁著輕快的舞步,還不時有人做一些特技,把女生從頭頂轉到身後。此時此景,就像整個牧場之旅給人的感覺,歡快溫馨,人人都是一個大家庭的一份子,無論年長年幼,無論哪個國籍,總有相同的事和景可以讓人一起共鳴,這也許是當地牛仔文化所代表的純真坦率的最好象征吧。
(完)